舊相冊里的褪色日光
翻開那本邊角磨損的相冊,塑料膜與相紙粘連的沙沙聲,像時光掀開了塵封的簾幕。泛黃的相紙里藏著褪色的日光,每一張照片都是時光裁下的碎片,拼貼出記憶里斑駁的模樣。
第一張照片邊角卷著毛邊,是我百日時的留影。母親抱著我坐在藤椅上,她年輕的臉龐還帶著少女的圓潤,碎花襯衫的褶皺里似乎還留著洗衣粉的清香。父親舉著笨重的膠片相機,鏡頭里的陽光晃得人睜不開眼,卻把母親眼底的溫柔和我的懵懂,永遠定格在那個夏日的午后。如今再看,照片上的色彩早已褪去,可母親環抱著我的姿勢,依然能隔著歲月傳來溫暖的觸感。
夾在中間的那張全家福,背景是老家的老房子。屋檐下掛著玉米串,墻根的仙人掌開著明黃色的花。爺爺奶奶站在兩側,布滿皺紋的臉上堆滿笑意,父親穿著筆挺的中山裝,母親燙著當時流行的卷發。那時我剛上小學,穿著新買的紅皮鞋,踮著腳站在最前面。照片邊緣有些模糊,據說是沖洗時進了水,但這并不妨礙我一眼認出,每個人眼角眉梢都流淌著不加修飾的幸福。
還有一張藏在相冊深處的照片,是初中畢業旅行時在海邊拍的。幾個好友擠在鏡頭前,被海風掀起的劉海擋住了半張臉。我們舉著冰淇淋,融化的奶油滴在裙擺上,卻渾然不覺。照片背面用圓珠筆歪歪扭扭寫著"永遠的夏天",字跡已經暈染,卻把十七歲的熾熱與莽撞,完整地封存在咸澀的海風里。如今照片里的人早已散落在天涯,唯有這張褪色的影像,固執地保留著當時的熱烈。
最后幾頁的照片愈發稀疏,記錄著大學、工作后的片段。像素越來越清晰,笑容卻愈發程式化。照片里的背景從老房子變成了寫字樓,身上的衣服從棉布裙換成了職業套裝。唯有相冊本身,隨著翻閱次數的增加,變得愈發陳舊,紙頁間還夾著干枯的花瓣,不知是哪次旅行時隨手夾進去的,早已褪成褐色,卻固執地散發著微弱的香氣。
合上相冊,窗外的陽光正好。那些褪色的照片,像是時光長河里的浮標,標記著生命中最珍貴的時刻。它們或許不再鮮艷奪目,卻比任何語言都更能訴說歲月的故事。原來我們留住時光的方式,不是追逐它的腳步,而是珍藏這些被定格的瞬間,在往后的日子里慢慢回味,讓褪色的日光,重新照亮心間的角落。
作者:顏夢雨,江浩源,胡玉婷,高晨茜,陳嬌嬌,張琳羚 來源:自創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竹席上的夏夜絮語
- 雨過天晴時,竹席吸飽了潮氣,在月光下泛著濕潤的光,混著泥土與青草的氣息,釀成獨屬于夏夜的味道。
- 06-20
- 舊巷里的麥芽糖香
- 老槐樹的濃蔭下,總圍著嘰嘰喳喳的孩子。王師傅會變戲法似的,用麥芽糖拉出糖人。細長的糖絲在他指間穿梭,眨眼就化作展翅的鳳凰、蹦跳
- 06-20
- 陶罐里的月光
- 月光灑在藥罐上,映得深褐色的藥汁像凝固的夜。我端著藥碗守在爺爺床邊,看他皺著眉頭一飲而盡,陶罐里剩余的藥汁在月光下輕輕搖晃,晃
- 06-20
- 老井邊的絮語
- 村頭的老井總蒙著層氤氳水汽,井繩在青石上磨出的深痕,像歲月刻下的皺紋。清晨或黃昏路過,常能聽見木桶與水面相觸的"咚"聲,混著女人
- 06-20
- 舊相冊里的褪色日光
- 屋檐下掛著玉米串,墻根的仙人掌開著明黃色的花。爺爺奶奶站在兩側,布滿皺紋的臉上堆滿笑意,父親穿著筆挺的中山裝,母親燙著當時流行
- 06-20
- 長廊燈影
- 一道長廊靜臥于樓宇深處,廊柱間塵埃浮沉,在斜入的光束中顯出形跡。
- 06-20
- 粉屑懸停
- 教室南墻一整面墨綠的黑板,如一片靜默的深潭。它的表面光滑,吸盡了周遭的喧嚷,只在值日生用濕布用力擦過時,才發出低沉的、類似嘆息
-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