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已過,熱度未減
校園的暑期,像被按下慢放鍵的膠片,在蟬鳴里悠悠展開。
今年的夏天,比往常在校園里的模樣,熱鬧得有些特別。暑氣像漲潮的浪,把留校人的臉,烘得漲紅,像是被太陽惡作劇抹了層胭脂。停在教學樓下的自行車,輪胎都鼓足了氣,仿佛在和烈日較勁,要把這暑熱都反彈回去。整座校園,因著暑氣蒸騰,熱鬧得有些發燙——不是平日里青春喧鬧的熱鬧,是陽光、熱浪與寂靜碰撞出的別樣聲響。
枝頭蟬兒的叫喊聲,在校園里顯得格格不入。它們攀在圖書館旁的老梧桐上,聲嘶力竭地重復著單調旋律,而往日穿梭的人群、課間的笑鬧,都隨著假期散了場,只剩蟬鳴,在空蕩蕩的回廊、爬滿青藤的墻垣間,孤獨地回蕩。
我坐在生物園長滿青苔的石階上,石面因潮濕泛著暗綠,帶著些沁涼。閉眼聽,仿佛還能捕捉到往日里,同學們在不遠處小湖岸邊說鬧的余音——有人爭論實驗數據,有人分享家鄉的夏日,樹蔭下乘涼的身影,曾把盛夏的燥熱都稀釋。可現在,只有干枯的梧桐葉,打著旋兒落在肩頭,像是季節遺落的嘆息。
小湖河岸,幾棵枇杷樹突兀地裸露在水泥之上,根系掙扎的姿態,被太陽曬得發白。幾個留校做社會實踐的小孩,還興致勃勃采著那青澀的果實,酸澀的氣息混著暑氣,在他們指尖打轉,笑聲倒把寂靜的河岸,撞出些活潑的碎光。
毒辣的太陽,肆意烘烤著大地,連圖書館前的大理石臺階,都發燙。我望著遠處被熱浪扭曲的教學樓尖頂,突然想去尋找一座面朝大海的城市,讓海風卷走這黏膩的暑氣,可轉念又覺不夠勇敢——校園的暑期雖靜,卻藏著未完成的實驗、待梳理的論文,像根系纏住了腳步。想去找尋一種放浪形骸的自由,背上行囊就奔赴山海,可心智又不夠成熟,知曉自由里,也該有對責任的擔當,不能由著性子逃離這暑期的成長場。
正怔愣間,忽然一陣風掠過湖面,掠起的河水漣漪,輕輕拍打著岸邊垂柳。我知道夏天會消失的,就像知道這場暑期的獨處、思索,終會在某個節點,催生出新的勇氣。而此刻,天際翻涌的云,終于兜不住積攢的水汽,終究下起了雨。雨滴砸在梧桐葉上,砸在小湖水面,把暑氣砸出一個個窟窿,涼意趁機鉆進來,校園的暑期,在雨幕里,又開始書寫新的篇章 。(作者常州工學院彭小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