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的觀后感
影片一開場,就仿佛把觀眾帶入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武俠世界。無論是宏大的戰爭場面,金戈鐵馬、氣勢如虹,還是精彩絕倫的武打動作,都讓人目不暇接。特別是在巨幕上,蛛絲纖毫畢現,降龍十八掌的氣波震得座椅都在震動,那種震撼感是手機小屏無法感受到的。徐克導演不愧是視覺大師,他將武俠的魅力通過震撼的畫面和特效展現得淋漓盡致,讓觀眾沉浸其中,仿佛身臨其境。
郭靖與黃蓉的愛情在影片中呈現得細膩而動人。他們的愛情經歷了分離與重逢,虛虛實實,明暗相間,先抑后揚。導演運用小風車與桃花酒燜燒雞這兩個小道具,雖顯老舊幼稚,卻恰到好處地呈現出了俠骨柔情。而郭靖與華箏的情感輔線,也為愛情主線增添了更多的層次感。華箏的英姿颯爽以及她面對感情時的灑脫,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黃蓉和華箏之間沒有因為一個男人而搞雌競,她們的友誼是相互欣賞、惺惺相惜的,這一點讓人頗為喜歡。
李萍為母則剛,她的存在對郭靖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她毅然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以避免郭靖被蒙古大汗牽制,這種偉大的母愛令人動容。她的犧牲也讓郭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和選擇,為后續的故事發展埋下了伏筆。
影片的家國線焦點集中在成吉思汗與郭靖的沖突上。郭靖身處兩難境地,一邊是養育自己長大、給予厚愛、委以重任及名利愛情的成吉思汗,一邊是父母之邦宋國。他毫不猶豫地作出了抉擇,展現出了堅定的家國情懷。他希望中原與草原永遠沒有戰爭,天下百姓都不必承受戰亂之苦。在宋國邊城,當歐陽鋒想抓住成吉思汗時,郭靖拼命解救,因為他明白如果成吉思汗死了,草原各部又會陷入紛爭戰亂;而當成吉思汗想武力攻城、借道宋境時,郭靖擋在草原大軍前,堅決阻止戰爭的發生。他那句“你們要過此城,就先踩著我過去”,充分體現了他的擔當和勇氣。他對成吉思汗說的“大汗一人威風赫赫,天下卻不知積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兒寡婦之淚”,更是深刻地揭示了戰爭的殘酷和對百姓的傷害。郭靖始終懷著憐憫之心,他所理解的“俠之大者”,不僅僅是武功高強,更是要有一顆為天下百姓著想的心,這種家國情懷令人敬佩。
肖戰飾演的郭靖氣質沉穩,眼神堅定,為人質樸善良,武力值拉滿,給人滿滿的安全感,將那種樸拙中的大智慧演繹得有棱有角,讓觀眾看到了一個淵淳岳峙的“俠之大者”。他為兄弟兩肋插刀,為國家和人民赴湯蹈火,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擔得起一聲“郭大俠”。
從一些觀眾的反饋來看,影片在人物塑造上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黃蓉的形象被簡化成了一個“革命戰士”般的形象,失去了原著中獨特的靈氣和魅力,她的聰明才智和機敏反應幾乎沒有體現,反而顯得平淡無奇。此外,一些關鍵角色如楊鐵心、穆念慈、小王爺、歐陽克等的缺失,使得故事的完整性受到嚴重影響,原著中這些配角不僅推動了情節的發展,還為郭靖和黃蓉的成長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和對比。
總體而言,《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是一部有亮點也有遺憾的電影。它在視聽效果、情感表達和家國情懷的展現上都有可圈可點之處,但在人物塑造和故事完整性方面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盡管如此,它依然為觀眾呈現了一個不一樣的武俠世界,讓我們感受到了“俠之大者”的精神內涵。
作者:趙蕊 來源:泰州學院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冬季之美
- 冬季,是一首寂靜而深刻的詩,它雖然外表清冷,但其內蘊卻如同那埋藏在雪下的種子,蘊含著無盡的生命力量,等待著合適的時候再次復蘇生
- 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