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西游記》作者確為吳承恩
關于《西游記》的作者,自古以來一直都是諸多學者探究爭論不止的問題,明代以來出現的多種《西游記》刊本均未有清楚的作者的署名。自民國以來現當代的諸多文學研究大家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認定《西游記》的作者為吳承恩。在查閱部分有關文獻之后,總結《西游記》作者在我看來確為吳承恩,以下是我從查閱到的部分文章中我所贊同的總結出來持肯定觀點論證的三個大方面。
天啟《淮安府志》作為淮安最早的地方志,記錄了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及名人志士。而在天啟《淮安府志》中就有記載內容,證明了吳承恩確實是明代嘉靖至萬歷年間的淮安人吳承恩。在此之后,同為淮安籍的學人丁晏再次重申。這也確定了吳承恩淮安人的身份。
同時,天啟《淮安府志》,就有直接著錄有關于吳承恩以及其作品《西游記》。關于《西游記》真正面世的時間,根據考據在天啟年之前沒有任何關于《西游記》的著錄,在天啟年及其以后對于《西游記》的著錄逐漸變多,這里也可以推測百回本《西游記》問世時間應在天啟左右。再根據天啟《淮安府志》對吳承恩著《西游記》的記錄,作品的問世到作者生平,作者假定為吳承恩是有依據的,可以銜接。
有部分學者認為吳承恩《西游記》其題材為地理類著作,但是天啟《淮安府志》中著錄:“所著雜記幾種,名震一時。”如若當真名震一時,并且為地理類著作,一定會有流傳下來的刊本或抄本,而如今沒有相關發現,因此無法直接認定《西游記》為地理類著作,更無法進一步論證現代流傳下來的百回本《西游記》作者就不是吳承恩。
百回本《西游記》中存在淮安方言的使用。這一點吳玉搢在《山陽志遺》中有所提及:(《西游記》)書中多吾鄉方言,其出淮人手無疑。阮葵生在他的《茶余客話》中說到:觀其中方言俚語,皆淮上之鄉音街談,巷弄市井婦孺皆解,而他方人讀之不盡然,是則出淮人之手無疑。
在劉懷玉的《<西游記>中的淮安方言》一文中,就談到了《西游記》一書中存在大量淮安方言,這也成為證明百回本《西游記》作者是吳承恩的證據之一。舉例說明“那呆子就撒起衣裙,挺著釘鈀,雄赳赳,徑入深山!氣昂昂,奔上大路。”這里的“撒”本意是系帶子,捆東西。在描述豬八戒這段中“撒”就是淮安方言中的“撒衣裳”,將衣服的下衣角提起,別到腰帶間,便于行動。
這里的關于淮安方言的使用,再加上上文提到的關于吳承恩的淮安人身份的證明,就可以進一步說明百回本《西游記》作者實為吳承恩。
百回本《西游記》中的語言根據研究《西游記》的相關學者說明,其語言風格主要是偏幽默詼諧的。這一點,在彭海、張宏梁支持吳承恩確為《西游記》作者時就談到,無論在“習慣用語、描述詞語、冷僻詞語方面”,還是在“能體觀吳承恩的生活體驗、生活經歷、復雜的思想狀況”的用語方面,比較小說《西游記》中的詩詞和吳承恩的詩詞,都可以說明“《西游記》百回本為吳承恩所寫定”。在天啟《淮安府志》中就有記載,吳承恩著作“復善諧劇”,這一寫作特點與百回本《西游記》的整體語言風格相近。
與此同時,百回本《西游記》中存在的部分人物以及故事如陳光蕊、無支祁、泗州大圣等故事都和淮安有聯系,那么可以推測百回本《西游記》作者確為淮安人,再根據吳承恩的生活經歷可以進一步論證百回本《西游記》作者實為吳承恩。
參考文獻:《西游記》作者確為吳承恩辨 蔡鐵鷹 景陽學刊 1997年第2期 J
《西游》作者:撲朔迷離道士影 胡義成、張燕 陰山學刊 2001年第14卷第3期 J
四百年《西游記》作者問題論爭綜述 杜貴晨、王艷 泰山學院學報 2006年第28卷第4期 J
百回本《西游記》作者臆斷 陳君謀 蘇州大學學報 1990年第1期 J
《西游記》中的淮安方言 劉懷玉 明清小說研究 1986年 J
回眸《西游記》作者研究及我見 曹炳建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 2002年第25卷第5期 J
近幾年來《西游記》研究綜述 陳澉 文史哲 1987年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