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不在別處
風景不在別處
“人生時間有限,但空間無限,最重要的是在有限中尋求無限。”讀書與旅行,讓我們超越了自己所在的一方小小天地的局限,明白自己的渺小,窺見世界的廣大。
天地悠悠,人海茫茫,星霜荏苒,居諸不息。“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四百多公里的跨越,我終于抵達“陰陽割昏曉”的泰山,一睹巍峨真容。
“皓宇宙乎,天地之接引,皓天地乎,人文之情感是也。”選在一個晴朗的夜晚,一行人輕裝上陣,亦步亦趨地行進著。心意向上不可停,心入佳境,一階又一階。他人心中泰山之感,未曾出現,只覺心靜,雖身旁瀑布山泉激蕩,可心中透徹,激蕩之聲沖洗己身,心恒定,步伐堅定,忘乎所有,早聞其名,可心中無感,只知道此為松緊十八盤,其未曾震人心魄,路途曾系下祈福條,寫道“身體健康,事事順心”。級級層上,隨日光齊進,古人“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的描寫照進現實,豁然開朗。身處泰山之巔,體會詩圣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慨嘆,驚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看那翰墨飄香在深深淺淺的山光水色,目光游覽名勝,此即為樂。登山望水,愛的是自然天工的壯美,圖的是悠然自得的逍遙。對景造意,寫山真骨,是山的端莊壯麗。我不知它們真形如何,但我見得它們的神韻、它們的魂魄,滲入詩文,凝為經典。
位于高處,更覺自身之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張潮曾言:“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文人們在走山訪水、云游四海的過程中感悟妙趣,寫下了無數動人的篇章。通過閱讀,我們在字里行間,想象著那些遙遠的景色,與文人的心靈相溝通;通過旅行,我們身處在美景之中,品咂著它們的深厚文化底蘊,體會著傳承千年的感動。我認為,這正是旅行的奧義所在。旅行,是源遠流長的文化詩行。
心往神馳,一腔詩意。山水與夕陽相伴,春秋與蔚然共舞。我將自己的每一縷夢想埋藏在踏遍山野與河岸的足跡中,待到來年春暖花開,楓紅滿秋,和溪流連綿相纏,與飛鳥渡越山巒。用溫熱懷抱攬住山河,赤誠之意細品春秋。
“我爬上一個山,傍近一條河,躺到那無人處去默想,漫無涯去做夢,所接近的世界,似乎皆更是一個結實的世界。”去看山,看海,看野風路過人間,看荒原里平民的掙扎,看曾經只聞不見的風景。一重山有一重山的錯落,風景亦在其中,高低崎嶇中,流淌出文字的自由。
“人事有代謝,往來有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風景不在別處,走好腳下每一步,都是人生曼妙的旋律。用腳步丈量世界,每一處都是終點,但終點也不是盡頭。
山高路遠,看世界,也找自己。
作者:理里川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青春向黨,揚帆起航
- 本文是一篇關于大學生正能量與一心向黨的散文隨筆,通過回顧歷史與當下實踐,展現了大學生在黨的指引下,用青春和熱血書寫無悔篇章的精
-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