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悉玉札,如見故人。冬天的風似凜冽刀鋒,將我與寒徹的溫度推進。歲月釀成清酒,于冬與雪之際掩藏。我于昏暗暮靄間,輕輕攤開此封,如心臟跳動般,攤開我的秘密。此信有言:“青松皓鶴,綿綿度歲。將自己一筆一劃地送到你的跟前,以熱愛執筆,熱愛一隅人間煙火,更熱愛一園萬丈家國,來自未來的你,三日贈上,讓言語先于我抵達冬天。
杯觥交雜,酒醉花濃。浮華而虛幻的名利場中,不少人因眼前的既得利益茫然自失。而私以為,任熙熙攘攘,燈紅酒綠,吾輩當如尼采言之,我的靈魂就像早晨的山野,是始終不移的和追求光明的。寸草春暉,學會感恩,學會去愛,堅守初心,方得始終。
熱愛一隅人間煙火,于平沙無垠戈壁灘中赤誠不改。從首都醫科大學扎根到陜北,從"小路、路姨”到”路奶奶,路大夫",從追光者到發光者,路生梅淡泊明志,以三牛精神將自己的青春與熱愛獻身給老區人民。服務人民,到最艱苦的地方去。誠然,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路生梅同志在熱中名利與勇擔使命中選擇了后者,扎根基層,住窯洞,喝黃河水,睡士炕,創建愛嬰醫院,科學育兒,為人民服務,用青春歲月丈量厚植陜北黃土,北京與陜北的距離大概為800公里,便是路生梅同志踐行醫者仁心大愛之姿,與初心夢想的距離。唐代詩人杜甫,縱便在自己無安定居所,境況窘迫,也不忘天下百姓。他的茅屋是“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他自己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可他卻有“安得廣廈干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理想。也曾慨嘆: “何時眼前突幾見此屋,吾廬獨破凍死亦足。”
熱愛一園萬丈家國,于碧瓦朱檐城墻里盡灑赤誠。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僅三年時間,便從濃密黑發變成了銀絲滿頭。魯迅先生有言我們有拼命硬干、為民請命的人。吳尊友先生即使患有胰腺癌,卻依舊奮戰堅守在抗疫一線,以第一發聲人擔起國之重任,及時做出回應與反饋。心系群眾,無私大愛,將自己對人民與家國的熱愛傾灑在這片凈土上。浩浩九州,華夏無恙。先生大義,千古永傳。陳祥榕懷揣著夢想來到邊關高原,接受著風與雪的洗禮,生與死的考驗。十九歲這般美好的年紀,這位年輕的成邊戰士卻為保護戰友犧牲在祖國邊疆,這是寧灑熱血、不失國土的信念,是一個少年對祖國最深沉最純粹的愛。
熱愛一家老少和睦,于月高寂冷空屋里淚流滿面。愛的表達在當下。“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這是明朝散文家歸有光的描述,語言不事雕飾,卻蘊含了對亡妻的深沉懷念。“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是元稹對逝去妻子的眷戀和深情,滿腔情愫,無限相思。但事過境遷,悼亡念存,已是巫山之云,用情至深,如蓋亭亭,也只能睹物懷人。及時表達愛,不等到錯過了、逝去了才幡然醒悟,才去遺憾和悔恨。
于衰落遺失的邊緣堅守,于快捷功利的繁榮里堅持。喧雜浮躁的城市里,燈紅酒綠光怪陸離的霓虹燈下,不必隨波逐流,不必行色匆匆,不必亂花漸欲迷人眼,像國之先驅一般保持熱愛與赤誠之心,用初心與堅守愛一隅人間煙火,愛一園萬丈家國,愛一家男女老少,馭風凌寒,青云直上。
愛是人類獨有的情感,它是永恒的亙古不變的話題,是人類幾千年文明與演變沉淀下的智慧和浪漫。它無處不在,千變萬化,不可枚舉,需要被表達和傾訴,也需要被傾聽和理解。生命中的一些人,我們必須用心去銘刻,生命中的一些愛,我們必須用心去表達。很多時候我們忘了愛,忘了感動,是因為我們對得到的愛已經習以為常,甚至忽略。但曾經的愛動人心弦,仍然在記憶深處悄然生長,現在的愛,將在表達后,在一言一語間,更加深摯明晰。
我行其野,荒荒其麥。田野邊上一派生機勃勃,如同琳瑯滿目般的夢想欣欣向榮。紙上花朵,信中月亮。我要將皺起的信紙,連同你的眉頭一起舍我信封相愛,愛一隅人間煙火,更愛一園萬丈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