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娜拉、歐也妮·葛朗臺——外國文學中的女性力量
《傲慢與偏見》——伊麗莎白:高原上的玫瑰
小說的開篇就描寫了班納特夫人急切地尋找好女婿的場景,不出所料,判斷這個好女婿的標準就是“金錢”。當家財萬貫的達西先生狂熱地追求伊麗莎白的時候,這個小莊園主家的二女兒似乎表現出了與母親、姐妹完全不同的態度。
伊麗莎白總說達西先生傲慢,我覺得伊麗莎白本人也透露著高傲,但這個高傲恰恰體現了她閃光著的婚姻觀和人生觀。縱使伊麗莎白最終反思了自己對于達西先生的偏見,但最初的她有著自己獨立的意志,這也是我最欣賞的一點,她從未盲目跟隨母親與姐妹的腳步。她就像高原上唯一的一支玫瑰,傲然于世,永不低頭。
簡·奧斯汀想表達的女性意識在伊麗莎白身上得到了有效展現,遵循自己的意志,適度高傲,適時反省,這就是我從伊麗莎白身上學到的精神。
《玩偶之家》——娜拉:像鳥兒一樣高飛吧
我發現我對于以女性意志為主題的作品很感興趣。《玩偶之家》就是女性解放過程中不可泯滅的篇章。
從古至今,女性就一直處于一個很可悲的地位,在古代,“三寸金蓮”、身居后宮等等,都是對女性的約束與偏見,到了現代,“家庭主婦“、”職場女強人“等等,同樣也為女性貼上不友好的標簽。
娜拉是可憐的,她凡事都順從父親的意思,沒有自己的主見,結婚之后又成為了海爾茂的玩偶,她像被人提著線的木偶,也像折翼的鳥。但她同時又是幸運的,她醒悟了,認清了海爾茂的真面目,也選擇離開這個“玩偶之家“,她在當時這個時代,是得到解脫的少數人。
像娜拉這樣的人還有多少,她們在黑暗中掙扎,卻找不到逃離的出口。娜拉在最后一幕關上門的聲音,為一大批女性指明了方向,聲音穿過歷史的長河來到我們身邊,我由衷的希望每一位身處苦難中的女性,最終能像鳥兒一樣遠走高飛。
《歐也妮·葛朗臺》——有錢究竟能干什么?
老葛朗臺集索爾城的金錢與權力于一身,公證人、裁判所所長 、銀行家都會來獻殷勤。葛朗臺的確有錢,但他依舊在壓榨工人,消費感情,忽視家人。他空有一具軀殼,靠金錢打造的軀殼,卻沒有人類該有的情感。
夏爾,歐也妮的堂弟,在外冒險中,他逐漸品嘗到了金錢的滋味,終究變得眼中只有利益和無盡的貪婪。
歐也妮,老葛朗臺的女兒,在繼承遺產后依舊過著簡樸的生活。她有錢,但從未被金錢吞噬,而是將所積攢的錢都花在慈善事業上。
這三個人物都是富人的代表,卻走上了三種不同的道路
這部小說大部分篇幅都在敘述老葛朗臺的吝嗇,但這部小說的名稱為《歐也妮·葛朗臺》,而不是《老葛朗臺》,這可能就是巴爾扎克向世人的呼吁。拜金主義在每個時代都盛行,人們有權利狂熱地追求財富,但獲得財富后究竟想做什么,是成為歐也妮這樣的人物,還是老葛朗臺、夏爾,這才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作者:顧蘊宜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心誠,行至
- 心誠則靈,我們永遠滿懷希望。
- 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