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是原文教局里的劉老師
在縣城,平時喜歡到街心公園轉轉。這里有唱歌的,跳舞的,打牌的,小攤小販,聊天閑逛的,很是熱鬧。
一天上午,又轉到這公園。見一大樹護臺邊,有五六人一伙在唱歌。其中有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用電子琴伴奏,譜鍵、拍鍵準確無誤,很有韻律節奏,與旁邊拉二胡的非常合拍。走近一看,老者精神矍鑠,面容清奇,真有點仙風道骨的樣子!啊,似曾相識••••••
想起來了,很像四十年前見過的縣教委里的劉老師。當年袁珂老師在蘇山馬鞍辦的掃盲班很成功,特別出色吧。縣教委劉老師帶了幾個人來那調研,我在那教書,因此見過幾次面。不過,相隔四十來年,當年的小伙子也成老人了,況且老前輩還是混雜在玩耍的人群中,怎可確定?!
上個月吧,也看到過兩次。一次是沿湖路,老人家騎著電動車由我身邊掠過;一次是在大紅頤文園附近的湖岸休息臺,當時我主動上前搭話說:
“老先生,您是常騎車子轉悠的吧?”
“是的,轉轉,心里舒坦!九十歲啦,還行吧!”
10月23日下午,也是在頤文園附近的湖岸涼亭里,看見老人在用電子琴為幾個唱歌的大媽們伴奏。我很欣賞地走近,對老先生稱贊說:
“您老彈得真好!”
“一種愛好,人老了,找點樂,打發時間吧。老弟也來玩玩?”
“我?教過音樂,風琴彈過,現在也生疏了。”我這樣回答,其實也有顧顏面吹了點,音樂課是教過,只是風琴還不能正常伴奏,彈得少,不熟練。
彈琴,練指法,要反映快,對大腦是很好的鍛煉。看,九十歲的老人,記憶力特好,六十年前的學生的名字都記得清清楚楚,比年輕人的記憶力都強多了,真是奇了!這是得力于彈琴,練腦的結果!
那次我與老伴同行,也就沒有和老先生多交談,只是站著說了幾句話就走了。
當晚,又想起那老先生。他總是離不開車子,可能是腳有問題;既然走路不便,還照樣天天在外面跑,他是特愛生活的一種,與病魔爭,要有多大的毅力!這種精神太可貴了!
第二天下午,我又到那里去了。涼亭里只有幾個帶奶孩的婦女,老先生還沒來。又等了大概半個鐘頭,老先生果然騎電動車來了。他戴著頂太陽帽,寬闊而親和的臉膛上顴骨略顯高些。彼此見過幾次面,有些相識,見我迎上前,也就停了車。我說:
“老先生,您以前是干什么的,教過書么?”
“我以前是教過書,后來搞行政。”老先生回答說。
“啊,我知道,您姓劉,原文教局的劉老師!我與袁珂老師同在馬鞍教過書,我認識您!”
“對,我叫劉海云。當年,我確實到馬鞍調研過。”
“劉老師,您在哪教過書?”
“在張嶺中學教書。那所中學也是我一手創辦起來的。”
接著他介紹說,學校當時只有王學明、袁培彥等五位老師,不分專業,好難教,有些課是邊學邊教。條件差,白手起家。幾年后,還真的辦得有模有樣,有多個學生升入九江一中讀書;他也因此調到縣文教局工作。
我說:“劉老師,您對國家的貢獻很大,您老真的了不起!我在張嶺中學讀過書,學校確實很好,是全縣四所正規學校之一呀!”
“你老弟過獎了!”劉老師笑著說。
“您的腳有毛病?”我問。
“是腰不行,下身撐不住上身,只有坐車子。如果不動,那就垮得更快啊!”
“我喜歡寫點散文,您老精神可嘉,想寫寫您老!”
“我一個老頭,有什么可寫?有空,在塊坐坐吧!”
“好的,我一定來!”就這樣我們結束了談話。
劉老師雖然腰部有點小恙,但他從不放在心上,每天照樣轉悠,像快樂的老頑童,向人生的百歲大道,輕松、愉快地邁進!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呵,是原文教局里的劉老師
- 在縣城,平時喜歡到街心公園轉轉。這里有唱歌的,跳舞的,打牌的,小攤小販,聊天閑逛的,很是熱鬧。
- 11-03
- 多彩的秋天,換裝的季節
- 秋天,是大自然中最多彩的季節之一。它如同一個調色板,將大地染成了五彩斑斕的畫卷。
- 11-03
- 描寫秋的詩詞歌賦
- 山行【唐】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 11-03
- 游古鎮采柑橘話收獲
- 10月23日下午五時,在南昌二十八中學退休協會微信群中,工會主席曹霖老師發布了一則通知。
- 11-03
- 秋意正濃,黃河岸邊秋葉紅
-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上九霄”。的確如此,天高云淡,秋陽高照,近幾日,老天啟動了“秋日晴好模式”
- 11-03
- 遠方的山歌身邊的河
- 在生活的大舞臺上,我們都是行走的旅人。有時候,我們會停下腳步,靜靜地聆聽那從遠方傳來的山歌,感受那身邊流淌的河水。
-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