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縷天香是秋韻
涼風起,一縷秋意如約而至;仲秋的月色皎潔,月宮里月桂花開,那香氣絲絲縷縷飄蕩在沙汪河兩岸,那座小橋幻作亭臺樓閣,玉石欄桿歷歷在目。然而,讓我念念不忘的仿佛至今仍留來齒間的桂花糖的香。
最先住進我心里的是桂花香。兒時最盼望的是村頭的貨郎擔,一聲“香煙洋火桂花糖—”是多少童年的向往。早就踅摸好的奶奶梳頭塞在墻縫里的白發(fā),爺爺不戴的破氈帽,換來唇齒留香的桂花糖。哦—,在我心里桂花就是那糖的味……
可是,桂花在哪里?
最先縈繞在心頭的是桂花哪里有?于是,經(jīng)常躺姥姥的懷里問:“姥姥你知道哪里有桂花樹嗎?”姥姥說:知道啊,你看天上的月亮上住著一個神仙叫嫦娥,月亮里那高大的樹叫桂花樹,每到八月十五開滿了花,可香可香哩。哦—,在我心里,桂花在月亮里……
長大后才知道,桂花樹不僅月宮里有。
沙汪河畔和住宅小區(qū)里,一株株碧綠碧綠修剪成球形的景觀樹,長圓型細葉葉脈如圭的四季常綠的那就是桂花樹,只不過北方積溫不足于開花。但就這四季常綠,就已經(jīng)佩服之至了。
你看,沙汪河畔這棵桂花樹,四季的風雨如剪,層層的細葉似玉,就讓我佩服不已:
春,那綠如玉。桂花在春天里蹣跚而來,在花海如潮里鮮嫩的綠生機盎然;
夏,那綠如玉。桂花在夏天闊步閑庭,在一片綠的海洋里自強不息,韜光隱晦的深綠,猶如老子在說:“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秋,那綠如玉。桂花在秋,當月光的銀輝灑滿大地,當華燈初放之際,在一片秋色斑斕里,桂花散發(fā)著綠綠光芒,正是新娘待嫁最嫵媚之時。
此時,如果桂樹綻放,那一定是最璀璨的花開——
那是去年的仲秋,我徜徉在青島中山公園,被濃濃芬芳所吸引。尋芳而至桂花坊,遠遠的有兩棵紅橙色花樹,猶如岫山美玉雕刻出來的玉山子在散發(fā)著光芒。正如唐代詩人皮日休在《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說,“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又如宋·謝懋的詞《霜天曉角·桂花》贊美桂花:“綠云剪葉,低護黃金屑。占斷花中聲譽,香與韻,兩清潔。勝絕,聽君說。是他來別處,試看他仙衣猶帶,金庭露,玉階月。”近觀桂花,猶如與嫦娥相逢,頭戴鳳冠,身披霞帔,面如桃花,黑漆漆一雙俊目,站在紅霞晨光里,我肅然起敬,恭恭敬敬注目不移。
冬,那綠如翠。在冬季里的桂花樹,大雪飄飄中亭亭玉立。雪越凈桂花樹越鮮綠,桂花樹俞綠那雪俞無暇;這就是人們喜歡桂花樹之處了。
桂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她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天香不露,麗而不嬌,堪稱一絕。只是沙王河邊只能與桂花樹面面而立,與桂花無緣相遇,但絲毫無損人們對桂花的喜愛。
秋韻如詩,這韻就是桂花綠樹的風姿,這詩則是桂花綿綿的天香,縷縷不絕得妙影,永記在人們的心間。
的確,秋的景色本就是詩。斑斕的秋色,如香山紅葉,如黃綠相間的杜仲;如白花花的棉田和金黃色的玉米,如南遷的大雁和人們洋溢著豐收喜悅的笑臉;如晚霞夕照和沙王河水如鏡,“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何況還有桂花滿樹,天香裊裊,無一不使人詩興勃發(fā)。
桂花,一縷秋韻是天香。
花香,在詩人筆下妙筆生花。幽香是蘭花之香,蘭花開在人跡罕至的至幽之境,蘭花之香至幽至雅;暗香是梅花之香,晨曦微露雨雪未至的至暗之時,梅花之香至暗至雅;仲秋月滿秋水如鏡,桂花之香從蟾宮飄來,天香渺渺至雅,則稱之為天香。
秋韻無限,怎不讓我重拾禿筆畫一幅桂花秋韻圖,把這天香獻給如火如荼的新時代,獻給新時代為民族復興忘我奉獻的同胞們,獻給生養(yǎng)我們的大地母親!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wǎng)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wǎng)
- 一縷天香是秋韻
- 涼風起,一縷秋意如約而至;仲秋的月色皎潔,月宮里月桂花開,那香氣絲絲縷縷飄蕩在沙汪河兩岸,那座小橋幻作亭臺樓閣,玉石欄桿歷歷在
- 10-30
- 云端暢游
- 興臨云海泛輕舟,風披夏雪織彩綢。
- 10-30
- 暖情曉燕
- 略黑的臉龐 ,及耳的秀發(fā),柔和的雙眸,自帶和善氣息,一見便知,定為是心慈之人。
- 10-25
- 綁笤帚
- 笤帚是家家戶戶都必備的掃地除塵的工具,其歷史源遠流長,最早源于我國的掃帚。
- 10-25
- 緣識陳長吟
- 自從愛上了文學,聆聽了不少縣內(nèi)外名家講座,自然也就與陳忠實、賈平凹、熊召政、肖云儒、穆濤、李敬澤
-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