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盡后仍然面朝大海
我和他,五年長跑,最終不得不各自匯入人海。
“誰都不曾想過這樣的結果,路就這樣分了岔,以后再也不會有交集。如果你還需要我,那么我還會繼續陪伴你,給你鼓勵,直到你考上研。那時你若是遇到了真心喜歡的人,我不會阻撓,而是祝福。”
看著這段信息,我的眼淚不爭氣地流了出來,心里如鯁在喉。晚飯時候,點了我最愛吃的黃燜雞QQ面,可總覺得味同嚼蠟,吃了幾口便扔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眠,竟然是因為分手,這一夜,我想的是以后再也不會有人對我特別關心,再也不會有人擁我入懷,再也不會有人對我付出真誠。夜,太長,太慢,為不打擾室友休息,我只能抱著被子掩聲哭泣。
第二日,我回了信息表示拒絕,并不再產生任何期待。獨自走在校園里,原本臨近考試,我應該感到焦慮才是,可此時我的心思完全不在學習上,那一行又一行的字如一道道輕緩的流水,目光劃過處,不帶任何蹤跡。走在路上,只覺行人各有各的方向,擦肩即是一瞬的緣分,緣分盡滅了則成了陌生人。我回憶起二人在一起的點點滴滴,細碎的快樂在頃刻之間落入塵埃,隨后又被風帶走。
那時候的他,作為我的同桌,陽光開朗,儒雅而不失風度,對詩文有著終生的熱愛。在我每次因考試不如意而悶悶不樂時,他總會給我鼓勵,“你身上有別人沒有的優點,那股不服輸的氣質,應該一直伴隨著你。瓶頸期,每個人都會有,你要努力克服,加油!”
一日,他看到我的字說道,“都說字如其人,你的字細瘦而飄逸,透著一股溫柔與可愛。”自那時起,我們暢聊古今,對詩逗趣。
“獨登樓臺秋賞月,月冷人亦幽。”
“雙憑危欄春賞花,花美人更美。”
那時,只覺歲月靜好,時光微涼。我們一起為學業奮斗,一同進步,并沒有將心意吐露,靜待花開。
一切的美好都始于拘謹而又不失禮貌的開場白,可美好總是短暫而倉促的,經不起歲月的車輪的碾壓,最后只會剩下一地的碎片。也不知從何時起,我對他就產生了患得患失的感覺,也許是自卑心作祟。一旦分享欲得不到回應,我就會立刻陷入自我懷疑,然后否定二人此前所有的努力。究竟是因為害怕失去,害怕關系破裂,還是想讓自己能被接納在對方的世界當中,我早已分辨不清。哪怕是一句簡短的回復,都可讓我這顆浮躁的心沉浸在一汪幸福的池水中。《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說:“活在害怕關系破裂的恐懼當中,那是為他人而活得一種不自由的生活方式。”那段時間,我一直為他而活,心情也受其左右,因此錯過了沿途曼妙的風景,想來只覺得自己愚笨,可稍后又覺得那是因為自己的勇敢才讓自己下了這盤賭注,過程值得,結果倒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考完試后,我終于卸下重擔,和室友出去吃了一頓我最愛的小龍蝦,奈何吃完之后渾身起疹子,如火灼燒,徹夜未眠。那時候,我才明白,愛應該建立在適合自己的基礎上,縱使再難舍棄,再熱愛,于自己除了傷害外,又能得到什么?愛,不僅是轟轟烈烈的勇敢,還要有思慮后的取舍,拿得起放得下,不失為獲得自在人生的態度。
如今,放手,不僅是對他的解脫,更是對自己的解脫。翻開筆記中發黃的扉頁,那久久不曾動過的筆,終究在今日寫下了幾句不成章的詩:
我愛你|雖然我是堤岸|你是浪濤|你向往自由|而我只有無期的束縛|自你那不經意的沖擊|就已在我的心底種下了溫柔|那是你我僅存的緣分|我自知無法將你擁在懷中|于是只能故作堅強地放下|直到這痕跡愈發深硬|甚至每每在回憶中發燙|你可知|我的身軀已在慢慢衰老|雙眼也在朦朧中渴望睡去|但我仍舊守在原地|渴盼著你能再次將我拍醒|我曾沒日沒夜地將我的思念編織成線|央求海燕們將線的另一端送給你|你可知|這線已被我染成了紅色|這根用鮮血染成的線|但是我忘了|我忘了自己早已不知道你的去向|悄悄地|我只能將線放入大海|然后再細細地編織|等到一天哪位有心人再發現它
時間:2023-07-27 作者:張欣欣 來源:井岡山大學21漢語言文學3班 關注:
- 一個大學生獨白
- 步入大學,你經歷過什么?我們步入一座城,遇見一群人,有過什么成績,有過多少遺憾,泛濫過多少情緒······你還記得嗎?
- 07-19
- 王羲之蘭亭序也
-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 06-25
- 珍貴的親情
- 親人之間,生活的距離即使遠了,如果重視感情來往,則關系還是近的。今天,端午節的時候,我就非常幸福地享受了這一份親情。
- 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