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夜晚,非常的靜謐 。
這是一條靠近河堤的小路,路兩邊綠樹環繞,非常幽靜,他一個人慢慢的走在路上。
天氣還不是那么的熱,尤其到了晚上,風非常的柔和,吹在身上感覺舒服宜人,不遠處池塘里偶有一兩聲的青蛙聲叫起,各種小飛蟲在路燈下興奮的飛舞著,一不小心便會撞到你的身上或者臉上,一下讓你措手不及......
抬起頭來,天空中星光點點,月亮不知什么時候偷偷的露出了臉,透過上方枝葉交叉的縫隙,在路上灑下了點點滴滴的印痕,使這靜謐的夜更有了一絲韻味......
他陶醉于這初夏的夜色中,心無旁騖,漫無目的走著,似乎思想上和身體上莫名的放空起來。
走著走著,忽然一陣非常強烈的香味鉆入了鼻腔,并迅速的沁入了自己的心脾,他停下了腳步,猛力的吸了一下子,那味道非常的特殊,也非常的熟悉,那竟是槐花的香味.......
時節不居,歲月如流,又到了槐花飄香的季節。
抬頭尋去,發現在河堤兩岸靠近河的那一面竟有大片的槐花樹,此時在那樹上結滿了一片片的槐花,那白色的槐花在月光下泛著晶瑩的光,煞是美麗,而那撲鼻的香氣在風的作用下迎面而來,這種味道是那么的熟悉,這讓他縹緲的精神為之一振。
他欣喜的跨入到河堤里邊,近距離的來到了槐花樹的跟前。
那白色的花一片片的綴滿槐樹的枝頭,蓋過了綠色葉子的風頭,那些正在盛開的花似乎像一只只將要展翅欲飛的小飛蟲,迫不及待的想要脫離枝頭,飛向長空;還有些含苞待放的花似乎正在集聚力量,一旦時機來臨,便會怒放而開,徹底展現自我。花兒雖小,但香氣很濃,在月光下悠悠的向四周散播開來......
看著這些鮮嫩的香氣撲鼻的槐花,他似乎垂涎欲滴,他有了一種沖動,很想到枝頭上去去摘一捧這鮮嫩的花蕾,然后放到嘴里,將鮮花和那香氣一起吞下,當他在夜色下移動到槐花樹下的時候,忽然聽到了樹那邊有窸窸窣窣的聲音,他在夜色下定睛看了看,樹那邊竟有人也在摘樹上的槐花,原來在這樣的月色下,愛花的人不止他一個,他的到來似乎驚動了對方,他嫣然一笑,好物不可與人奪,他連忙離開了那片槐花林。
他又回到了那片被月光鋪滿了的小路,聞著花香,他的思緒回到了多年前小時候那同樣槐花飄香的歲月.......
故鄉的大地遍布種植槐樹。這種能結槐花的槐樹叫刺槐,耐寒,易于生長,因為他滿身是刺,一般種植在野外,很多被用來當隔離柵欄,比如我們村當時唯一的一個果園,四周全部就是用這種刺槐圍起來,形成一個天然的圍墻,當做保護屏障,用以提防那些想進果園偷果子吃的人。每年到了果樹結果的時候,我們這些孩子為了能進入果園偷摘幾個果子吃,為對付這些刺槐真是絞盡腦汁,為了能掏開一個口子,經常被弄的手破血流,當然當最后吃著那些偷出來的有些還比較酸澀的果實時,覺得一切似乎都值得了......
每當春夏之交的季節,這些刺槐便會開始開花,而這些槐花也是當時人們眼里的好東西,很多人會拿著自制的工具或者鐮刀,挎著簍子,到槐樹林那邊摘槐花,槐樹能被普遍種植的一個原因主要他結的花好吃,能當一段時間的口糧。
槐花摘回來后,洗凈,然后和玉米面和在一起,加鹽放在箅子上蒸,出鍋后蘸著蒜吃,既能當飯還能當菜,在當時那種常年以地瓜餅子為主食的年代,這也算是一種不錯的吃食了。
后來,隨著物質條件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再吃槐花之類的東西了。但是近幾年,吃慣了大肉大魚的人們似乎又開始垂青這些來自于大自然的天然食品,槐花又走上了人們的餐桌,成為了一道別具特色還具有保健功能的美味,做法也越來越多,蒸,炒,包包子等等花樣繁多,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有時吃起來,似乎總是缺少了小時候的那種味道......
夜色如水,月光更加的明亮起來,昆蟲的鳴叫此起彼伏,而路上的槐花香卻更加的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