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諸公破落官蕃中制作》
馬云奇這首《諸公破落官蕃中制作》是一首思鄉思親七言絕句。當時,他在張掖府充任幕僚,抗擊吐蕃失敗后被俘,先被押解到青海湖北面,兩年后又轉至湟水河畔的臨蕃城(今西寧西的多巴),在被押解到臨蕃后創作了這首詩。
一別之后,心事重重,總是開心不起來。我的愁怨總是連綿不斷,就如同溪水一般,不分晝夜地細細流淌。想要知道,我不斷地站起來,眺望遠方,對故鄉對親人的相思之情到底有多重。不妨看看遠處云中的山峰,一段愁情,就和它一樣亙古恒今。
整首詩先是直抒胸臆,敘述了自己被俘后總是心事重重,那無窮無盡的愁怨,就像那綿綿不斷的溪流,不分日夜,剪不斷,理還亂。描繪非常形象,讓人能夠感受到他的內心痛苦和無法擺脫的困境。然后,形象地描繪了自己因為思念遠方的故鄉和親人,而坐臥不寧,心緒難平,并把自己的思鄉思親之情,形象地比喻為遠山上的愁云,化無形為有形,充分表現了其思念之切之深。
全詩善用比喻,形象生動,語言通俗,明白曉暢,情感飽滿,憾人心魄,意境清幽,耐人回味,突出采用了兩個比喻,把思鄉思親的愁苦心情比喻為“長波”和“山云”,使看不見摸不著的愁情具象化,更加劇了愁情的長度、深度和厚度,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詩中最后兩句:“欲知起望相思意,看取山云一段愁”是千古名句,比喻貼切,十分凄美,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整首詩的語言通俗易懂,情感飽滿,意境清幽。通過運用比喻和具象化的描繪,使得看不見摸不著的愁情變得具象化,更加深了愁情的長度、深度和厚度,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作者:張思琦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