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了母親的壞脾氣
坦白地講,我不怎么愿意回家。不是不想家,而是每次回家,心情總會變得很糟糕。不管我以怎樣昂揚的面貌回家,捎上多少稀罕的禮物上門,回來時必定灰頭土臉,且心情頹廢。老媽的嘮叨、嘆息和責怪有時會從天而降、不近人情,就像一盆又一盆冷水,總會澆滅我所有的熱情和歡喜。
母親節那天,我早早地往家里打了個電話。接電話的是爸爸,他向來身體多病、少言寡語,一聽是我便說:“我把電話給你媽,你跟她講吧。”線路那端,沉默了好久。緊接著,隱隱聽到老媽的嘮叨聲:“一大清早的,打什么電話啊,家里一大堆的事都沒安頓好,你就跟她聊唄,非得找我!我哪有時間!”腳步聲越來越近,我拿著電話,心一點一點沉下去,原本準備好一大段華麗的祝福語,此刻腦子一片空白,一句也想不起來,我努力地扯著嘴角保持微笑,但心已經涼了。
“啥事啊?”老媽粗聲粗氣地問,那股不耐煩的氣勢已順著電話線竄過來,讓我一時竟有些慌張。“沒……沒事,今天是母親節,媽,節日快樂!”我硬著頭皮說完,特別希望她也能回我一句“謝謝女兒掛念”,但她沒有,只是語氣略有緩和,淡淡說了句:“嗯,有什么可快樂的,一天到晚都快累死了!你以為老家會是你們大城市啊!個個那么閑!”我再也無話可說,沉默了片刻,失落地掛了電話。
一整天,我的心情都不好。上班路上、大街上,到處可見相擁同行的母女,她們親密無間、有說有笑;單位的茶水間里,有男同事在給老媽打電話聊天,看得出來,他的老媽非常享受孩子給予的這種精神關懷,不管她的內心是否認同這個舶來的節日,但她至少愿意迎合孩子,沒有把氣氛弄得那么僵。
這個周末,我必須要回一趟家,因為要遷戶口,需要去派出所辦手續。出發前一天的晚上,我打電話告訴老媽,她只淡淡地說了句“哦”,便再無下文。我試著打破這種尷尬的情境,問她家里缺不缺什么東西,我買好帶回去。她忽然提高音調,說:“你別亂花錢,你可別忘了,你剛參加工作,收入低,城里生活費用高,每個月還有一千多元的房租要交呢!你還要存錢買房子,家里幫不上你,一切都只能靠你自己!”
瞬間我就恐懼了,因為彼時床上正堆著我給她和爸買的換季衣物,還有一袋子高檔零食。我一直覺得,他們大半輩子窩在老家,沒穿過什么好衣服,也沒吃過什么好東西,所以經濟獨立后,我一直希望能盡自己所能,讓他們的生活體驗更豐富一些。
果不其然,當我滿心歡喜地把禮物呈現在父母面前的時候,老媽爆發了。她數落我亂花錢,說她每天要干很多又臟又累的活兒,根本沒機會穿那些新衣服;她說她就是個老農婦,三頓飯吃飽就行,那些又貴又不實惠的東西吃不吃都無所謂;她還說,買這些東西有什么用啊,還不如直接把錢給她……此時此景,我像個罪人一樣站在她的面前,被她一字一句地敲碎滿腔的心意。我正想反駁,她卻大手一揮,說:“我要去服裝廠干活了,飯菜在鍋里,你自己吃吧。”
鍋里燉著我愛吃的小雞蘑菇,我從一進屋就聞到了。我多么希望她能陪著久不回家的我吃一頓溫馨的午飯,聽我講講我在城市里的悲歡離合,可半年沒回家的我,都不如她在服裝廠每天八十塊的計件工資重要,也不如家里的雞鴨鵝豬重要,我媽去喂它們的時候,還要站在旁邊看一會兒呢。
第二天早上六點,我被院子里的嘈雜聲吵醒,老媽精心喂養的小動物們都起床了,個個不得安生。家里的院子很大,豬棚、雞窩、鴨舍、鵝圈分布在不同的角落。只見老媽,一會兒端著盆,一會兒拎著桶,一會兒敲著瓢,不停地來回穿梭,把不同的食材倒進不同的槽里,用不同的口號伺候她的“寶貝”們吃飯。等它們終于安靜下來吃食時,她開始收拾家里的衛生。打掃院子,清理屋子,再把頭天晚上洗的衣服晾好、倉庫的干菜拿出來曬,不知何時又去菜園摘了幾根頂花帶刺的黃瓜,我恍恍惚惚地還沒能適應這早睡早起的生活,正在發蒙中,老媽已大聲喚我去吃早飯。
老媽說,她每天早上四點半就要起來,因為家里的雜活實在太多,她得趕在上工前,把這些事情都做完,還要管理讀高中的弟弟起床、洗漱、吃早餐、上學。等老媽風風火火地騎上自行車奔赴服裝廠后,我一個人呆坐在收拾得利落干凈的院子里,看著家里井井有條的一切,忽然就有一種從云端墜入地上的疼痛感,心疼老媽的同時感到無比愧疚。
一個女人,從年華最好的時候開始直至兒女長大成人,在這幾十年間,她日復一日地重復著這等瑣碎、嘈雜的生活,像一個從不休息的機器人。如果換作是我,日日如此,不見天日,再好的脾性也早被磨光了,還能矯情地談什么母親節快樂么,恐怕早就崩潰了吧!
自13歲開始住校,一直到讀大學,這些年來,我在外面的時間遠多于在家。走出去讓我見識了更多,卻也漸漸忘卻了自家的實際情況。記得上大一那年,我像其他同學那樣在母親節買了一束康乃馨拿回家獻給老媽,原以為老媽會很感動,沒想到,她卻狠狠訓斥了我一頓,讓我一度不愿意回家,覺得老媽不可理喻。
現在想想,當時的自己真幼稚。別人的老媽,大多數人在企業或事業單位工作,每天早八晚五坐在辦公室里吹空調,自有精力關注精神生活,來自孩子的一束花,可不就是貼心的慰藉嗎?而我的老媽原來就是一個菜農,面朝黃土背朝天,每天起早貪黑疲于奔命地勞作,前不久外商在當地投資建了服裝廠,因土地征用才被錄用當了一名零時工,生活才得到一些改變。孩子送來的一束花,不當吃不當喝不當錢用,難道不是最大的浪費嗎?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特別孝敬,給老媽買化妝品,買打折的名牌衣服,郵寄各種食品,還常常打電話噓寒問暖,提醒他們天冷加衣多喝熱水,囑托他們干活別太累,叮嚀他們別太節省錢該花就花,我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很好,還因此一直埋怨老媽怎么這么不知足。這些年來,我只是覺得自己與老媽的距離越來越遠,其實是我忽略了一件事,不是老媽享受不起那些花架子,而是我腦子進水了。對于老媽來說,相較于那些不實用的東西,她更需要的是接地氣的關心和禮物。哪怕只是幫她干干活,陪她聊聊天,別讓她那么操勞那么心累,得個空去歇一歇,也好。
原來我與母親有隔閡的原因是:從來沒有真正地站在老媽的角度上,去試著用心理解她。孝心和錢一樣,都要用在刀刃上。對老媽來說,安逸健康地活著與衣食無憂就是最好的福分,她根本不需要什么漂亮話、化妝品、康乃馨。
吃過早餐,我起身去做家務,洗了泡在洗衣盆里的一堆臟衣服,給父母準備好午飯,在網上訂購了洗衣機和電磁爐,然后在老媽的枕頭下悄悄塞了兩千塊錢。離家返程后,我在路上給老媽打電話,告訴她買了電器和兩千塊錢的事。她聽了沒有多歡喜,一如既往地抱怨:“又浪費錢,再說我和你爸也不缺錢。”
我沒有像往常一樣玻璃心,而是耐心地對她說:“媽,有了洗衣機,以后你洗衣服省時又省力,電磁爐做菜也比火灶更省事更安全。至于那兩千塊錢,我給你添置了兩樣家用電器,如果不給你報銷電費,你能舍得用嗎?”
這下,老媽終于不再抱怨了,好像一個被戳破心事的小孩子,在電話那端嘿嘿樂。她一改先前生硬的口氣,和藹親切地對我說:“閨女呀!長期以來,媽對你大多時間沒有好臉色、好言語,是我脾氣不好,心情急躁。其實家里最難熬的時光都過去了,你也有了工作,媽完全不用像過去那樣太操心勞累。但一想到你弟弟馬上要高考,上大學和生活費用不少,如果不趁現在還能動,多賺幾個錢并存好,將來他就會拖累你。你自己也將面臨結婚、生兒育女、購置新房等,用錢的地方夠多,因此現在我們能省就省一點,你說是嗎?請你原諒老媽好嗎!”聽著老媽深情的講述,我在電話這頭早已淚流滿面。老媽其實并不是一個不開明的人,他時時處處為別人著想,唯獨苦了自己。在全家的生計上,還能未雨綢繆,讓我從內心感到十分溫暖。
掛了電話,我忍不住想,原來親情也需要我們用心經營,也要設身處地和感同身受,哪怕是親生父母,血濃于水,也需要花一點心思悉心照顧。給他們想要的,才是孝敬;給他們不需要的,和添堵無異。與其在母親節給老媽送一束康乃馨做做“表面文章”,不如安安穩穩地接過老媽手里的各種活計,陪她一起同甘共苦腳踏實地,讓她的日子不再那么艱難那么瑣碎,我想,這才是對老媽表達愛的最好方式。
時間:2023-03-03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我理解了母親的壞脾氣
- 坦白地講,我不怎么愿意回家。不是不想家,而是每次回家,心情總會變得很糟糕。
- 03-03
- 李女士和狗
- 這條狗是她從寵物店買回來的。買回來時才幾個月大,小狗聽見有響動就會躲藏,怎么喊叫,它在角落里都不出來。后來慢慢的,小狗長成了半
- 03-03
- 鄉村星光大道
- 你要參加星光大道?不是做夢吧。你小看人。你去看了就知道了。 我的第一首歌是《春天放牛》。老頭子,你聽過我的《春天放牛》嗎?
- 03-03
- 春泥
- 我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用幾年的執念,盼到了我渴望的結局,然后,將我的愛情,我的生命,埋進了萬物生長的季節里。
- 02-17
- 閔先生
- 我很喜歡聽在集市角落里的閔先生彈琴,但他卻時常惦記著我我家的老牛,詢問了好久才知道了背后的故事......
- 02-17
- 今天是個好日子
- 大興安嶺深處有一個祥和村,村里有一個民間樂隊,“核心人物”叫馬出發,他一招呼,其他人都愿意跟著他一起鬧騰。
- 01-04
- 這事不好辦
- 大崔經營著一家煙酒店,平時也喜歡喝酒,可他酒后總愛吹牛,經常許下兌現不了的承諾。
- 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