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安徽工業大學夕陽紅志愿服務隊前往善德老年公寓,開展特色志愿活動。此次活動旨在發揮志愿者專業優勢,通過娛樂與專業結合的形式,開展泥塑創作、扭扭棒手工以及英語特色實踐活動,為老年群體搭建陪伴平臺,踐行志愿服務精神。
泥塑創作:協作中定格生活意趣
活動的首個環節,泥塑創作正式展開。夕陽紅志愿服務隊志愿者采取“一對一”或“一對二”協作模式,陪在老人身旁提供支持。志愿者先幫助老人調試泥料軟硬度,老人則結合生活與想象,嘗試塑造各種形象。“奶奶你想捏什么呀”,“小貓,我喜歡貓”“好的奶奶,我們一起吧”。從憨態可掬的貓咪、搖頭擺尾的小狗,到舒展花瓣的花朵、圓滾滾的熊貓,一件件造型鮮活的泥塑作品在雙手配合下逐步成型。過程中,志愿者適時調整支撐力度、修正造型細節。現場始終流淌著輕松愉悅的互動氛圍,在歡聲笑語中,老人和志愿者們順利完成了共同的精美作品。

圖為志愿者和老人一起做泥塑。葉欣雨 攝
扭扭棒手工:巧手下煥發創意活力
扭扭棒活動緊隨其后,聚焦手工創作的靈活性與趣味性。志愿者全程協助老人操作:先幫助固定扭扭棒基礎形態,再指導彎折、纏繞、拼接技巧,輔助搭配色彩組合。老人在志愿者協助下,將扭扭棒塑造成花朵、動物、幾何造型等立體作品。手工過程中,扭扭棒的百變形態持續激發老人創作熱情,志愿者的耐心引導保障創作流暢,讓老人在動手實踐中感受手工樂趣,同步鍛煉手部精細動作能力。

圖為志愿者為老奶奶帶上自己折的花朵手鐲。郭弋歌 攝
英語實踐:專業融合拓展知識邊界
作為團隊特色環節,英語實踐活動依托志愿者英語專業背景,分兩大區域推進。
在一樓活動大廳,志愿者借助精心制作的PPT,通過現場講解與提問,帶領老人重溫二十六個英文字母,并領唱字母歌以活躍氣氛、強化老人記憶。隨后,志愿者引入水果、動物、顏色等一些基礎英語詞匯表達,以“圖片對應與跟讀模仿”的形式,引導老人接觸外語知識,豐富生活。對于積極參與的老人,志愿者將可愛的玩偶贈送給老人,增加了老人參加活動的成就感。

圖為志愿者通過PPT講解二十六個字母。丁潔 攝
在失智專區,活動形式轉向實操訓練。志愿者協助老人握起畫筆,在彩色卡片上一筆一劃書寫數字與字母。從調整握筆力度,到規范筆畫順序,志愿者逐步指導,幫助老人完成書寫動作。該環節通過簡單書寫練習,同步鍛煉老人動手能力、肢體控制力與記憶力,為失智老人打造溫和的認知訓練場景。
同時志愿者也為老人制作了基礎單詞卡片,并畫上配圖幫助老人更好的理解。

圖為志愿者教老人寫英文字母。方曉鳳 攝
整個活動過程中,夕陽紅志愿服務隊以實際行動踐行志愿精神,將娛樂活動與專業知識運用相融合,為善德老年公寓的老人帶來豐富的體驗。志愿者們用耐心與細心,陪伴老人度過一段充實的時光,既發揮了自身專業價值,也傳遞了對老年群體的關愛 。活動在溫馨氛圍中結束,志愿服務隊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青年學子的社會責任感,展現出安徽工業大學師生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積極風貌。(通訊員 趙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