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學校2025年畢業(yè)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聶耳劇場舉行。黨委副書記、校長陳義旺出席并致辭,校黨委常委班子成員羅序中、甘雅芬、肖篤森、黃保文、葉云明、陳文紅,學校有關職能部門和各教學學院黨政負責同志,畢業(yè)班輔導員、班主任,教師代表、校友代表、家長代表共同見證2025屆同學的畢業(yè)時刻。校黨委副書記劉民主持典禮。
陳義旺代表學校熱烈祝賀2025屆的同學們順利畢業(yè),并以《弘揚“博達毅卓”校訓在強國之路上淬煉贛師人特有的“精氣神”》為題寄語畢業(yè)生。
各位家長、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在這里為2025屆的同學們舉行畢業(yè)典禮,這是同學們在贛南師大的最后一堂課,也是母校與你們正式告別的歡送儀式。儀式開始前,我們一起觀看了學校為你們精心制作的畢業(yè)視頻,一張張照片、一抹抹瞬間,真是讓人百感交集。我看到,有不少同學都在這段戳心的回憶殺中破防了。而堅強的你們之所以破防,一定是因為對腳下的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可惜我們終究無法留住時間,所以,縱然有萬般不舍,既然到了離別的日期,那就好好地來上一場正式的告別。在此,我首先代表學校,并以我個人的名義,向圓滿完成學業(yè)、即將踏上人生新征程的全體畢業(yè)生同學,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向辛勤培育你們的全體教職員工、傾力支持你們的父母親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誠摯的感謝!
撫今追昔,既感慨萬千又令人欣慰。2025屆的同學們是在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學校辦學水平實現(xiàn)里程碑跨越的背景下成長的一代。你們在校期間,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決定》,釋放出我們黨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親臨江西考察指導,“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鼓舞人心、催人奮進。你們在校期間,學校順利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17個列入教育部師范類專業(yè)認證范圍的師范專業(yè)全部通過第二級認證、“蘇區(qū)紅”數(shù)字思政工作品牌在全國產(chǎn)生廣泛影響,特別是在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首次申報即成功獲批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開創(chuàng)了本碩博一體辦學的新紀元。同時,同學們在大創(chuàng)賽、挑戰(zhàn)杯等課外競賽活動中摘金奪銀,屢屢實現(xiàn)歷史性突破;在紅色走讀、社會實踐的路途中砥礪成長,不斷書寫青春的奮斗篇章。可以說,幾年時間里,學校所贈與你們的,和你們所贈與學校的,早已融為一體,化成了一枚閃光的勛章。這枚勛章的名字就叫“可愛的贛師”!
同學們,畢業(yè)是一個特殊的人生坐標。此刻,我們同時觸摸著“終點”和“起點”兩個特殊的時間維度。這個雙重時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辯證法。
終點,是沉淀與放下的儀式。大家要學著放下一些包袱。比如,放下對標準答案的依賴,將試卷上的ABCD,讓位于人生的開放式命題;放下對單一賽道的焦慮,讓更多的路徑選擇充實你的人生;放下完美人設的負擔,允許自己在試錯的過程中成長。這些都是邁向人生新階段要做的必要準備。當然,也請同學們放下曾經(jīng)的遺憾,放下那些因為母校嚴格管理或一時疏忽,而讓你感到的“不開心”“不美好”“不如意”……畢竟,當你們踏出母校的校門以后,這里就是你的娘家,是你永遠可以回望的精神原鄉(xiāng)。
起點,是重構與出發(fā)的宣言。同學們放下包袱的同時,也要裝填新的動能。首先,要樹立“強國有我”志向,用舍我其誰的時代擔當去滋養(yǎng)事業(yè);其次,建立“終身學習”引擎,讓學本領成為比掙學分更持久的驅(qū)動力;再次,要拴住“價值判斷”錨點,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保持獨立思考的定力;還有,要弘揚“集體主義”精神,學會在團隊合作中發(fā)光發(fā)熱。
當然,人生是一門最大學問,其中的道理與方法遠不止這些,未來你們可以通過自己的閱歷去探索、總結(jié)和積累。希望同學們不要在終點與起點之間做過多的徘徊和猶豫,該走的必然要走,該來的終將會來,就不如瀟瀟灑灑地去奔赴前程,相信你們每一個人都能夠?qū)崿F(xiàn)從適應者到創(chuàng)造者的轉(zhuǎn)變,順利拿到去往理想之城的通行證。
同學們,當今世界正經(jīng)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局勢風云激蕩,社會變化日新月異,科學技術加速迭代,困難挑戰(zhàn)層出不窮,大到人類命運,小到個人生活,都在復雜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中,充滿著無限的可能。如何在奔涌不息的時代浪潮中,掌握踏浪而行的應對之策?這是你們即將面臨的人生大課題。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時刻,我將贛南師大的校訓“博、達、毅、卓”四個字,作個“2025年畢業(yè)版”的解讀送給你們,希望你們能夠在強國之路上將校訓精神發(fā)揚光大,進一步淬煉贛師人特有的精氣神。博,就是要構建數(shù)字時代的認知坐標系。
博,在我們校訓中的解讀是博大、博學。今天,在大數(shù)據(jù)、區(qū)塊鏈、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奔涌而來。當Deepseek重構知識生產(chǎn)范式、量子計算機突破“量子優(yōu)越性”閾值,我們已經(jīng)站在人類文明新的奇點時刻,“博”的內(nèi)涵也從“讀萬卷書”進化為“構建多維認知圖譜”。因此,這需要作為新一代建設者的你們,重構認知坐標系。首先,要踐行“海星模式”獲取知識。海星有柔軟的軀體、靈活的觸須,還有超強的再生能力。“海星模式”的核心是強調(diào)知識的交叉整合和自主迭代,這是數(shù)字時代所需要的也是必然的學習方式。其次,要開展“第一性原理”思維革命。知識的內(nèi)容之廣博,形態(tài)之多樣,不可窮盡,但萬變不離其宗,掌握知識與技術的底層邏輯,才是運用知識和技術關鍵。比如,研究數(shù)字人民幣,要穿透支付便利的表象,理解其底層區(qū)塊鏈架構對金融安全的革命性意義;分析大語言模型,要深究其知識蒸餾技術的創(chuàng)新路徑。有專家指出,未來十年,最稀缺的是能融通云計算與腦科學的復合型人才。換句話說,只要牢牢把握“第一性原理”,你就不必擔心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相反,你將會是主宰人工智能的那個強者。
達,就是要在不確定中修煉積極的心智。達,在我們校訓中的解讀是豁達、通達。面對全新的人生旅程,請同學們記住,不確定是人生的常態(tài),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在去年的畢業(yè)典禮上,我也專門向畢業(yè)生談到這個話題,當時我對同學們說,面對挫折是每個人要經(jīng)歷一生的“修行”,走入社會,你要爬的坡、過的坎、吃的苦、受的氣,將遠比校園里多得多,唯有積極面對、越挫越勇,方能如鳳凰涅槃般浴火重生。今天面對你們,除了同樣把這段話送給你們,我還想提醒同學們:一定要養(yǎng)成獨立的人格,學習獨立思考!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到處販賣焦慮,以致于躺平、摸魚常被青年一代拿來調(diào)侃甚至應付眼前的不如意。大家不要為“35歲職場魔咒”的焦慮所嚇倒,也不要為“出身大于努力”的言論所誤導,要學會用客觀的、積極的心態(tài)去看待環(huán)境的變化,挑戰(zhàn)在任何時代都有,瑕疵在任何社會都存在,年輕人要的是堅持心中的理想和信念,勇敢地去做正確的事。當然,大家還要保持一份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畢竟每個人的起點不一樣、能力各不相同,也許你所輕松擁有的,已經(jīng)是別人窮盡力氣也難以達到的。
毅,就是要做時間復利的長期主義者。毅,在我們校訓中的解讀是勇毅、堅毅。行百里者半九十,毅力與恒心是最為可貴的品質(zhì)。今天,“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的時代紅利早已消散,想通過一個無意的機會來改變命運幾乎沒有可能。華為麒麟芯片的涅槃、新能源汽車的超越無不證明:所有“遙遙領先”都是“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質(zhì)變。同學們走向社會,不要急功近利,要堅持步步為營,因為看見曇花一現(xiàn),可能更多的需要運氣,但看見燦爛星光,就一定要在等待日升日落中耐得住寂寞。就像在今天畢業(yè)典禮上發(fā)言的校友代表,你們的學長易少彬師兄,他就是一個在教師崗位兢兢業(yè)業(yè)的長期主義者,他08年從我們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后,一直在中學做語文教師,從市先進到省先進再到全國模范教師,整整走了16年,而且還將繼續(xù)走下去。我想,如果沒有毅力,沒有對教師職業(yè)的熱愛,即便他的教學能力很強、教學水平很高,他的事業(yè)也到達不了這樣的高度。同學們,盡管我們看到這個時代也有流量的快速變現(xiàn),但是讀書人應該多想著干大事,干大事就不要想著去博流量!
卓,就是要撕掉標簽開拓成功的新賽道。卓,在我們校訓中的解讀是卓爾、卓越。具體來說,就是要始終保持一種不自滿、不停歇的狀態(tài),力求將能力發(fā)揮到極致,將工作做到完美。追求卓越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是要用格局、智慧、行動去加持的。前段時間我看到天津大學一位教授的講話,他說:格局越大,越不糾結(jié),格局之上,皆為美景;智慧越高,越不貪婪,智慧之上,皆為初心;行動越快,越不遺憾,行動之上,皆為碩果!我想,這段話對我們每一個人一定都有所觸動。格局,就是要有開闊的視野和博大的胸襟;智慧,就是要拋棄小聰明,精進大智慧;行動,就是要有“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的決心。這才是干成事、成大事的法寶。追求卓越,還要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突破思維定式。作為00后的你們常說要撕掉標簽,不被定義。要做到不被定義,那就要扛起旗幟引領潮流。創(chuàng)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大疆無人機曾經(jīng)歷數(shù)十次炸機才突破飛控技術,寧德時代通過上萬次實驗才實現(xiàn)固態(tài)電池突破,沒有自我突破的勇氣是不可能的。被譽為中國龍芯之母的黃令儀院士曾說:“創(chuàng)新不是在別人花園里摘花,而是在荒漠中種出自己的玫瑰。”希望同學們走入社會后,無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在什么樣的崗位,都要保持一份敢于創(chuàng)新的銳氣,不要躺在拿來主義的溫床里得過且過。這是母校對你們的期望,也是時代對青年一代的期望。
親愛的同學們,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當你們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灑向天南海北,意味著我們將要在不舍中成為彼此的記憶,同時也意味著一個個新的希望和夢想將在五湖四海點亮。請你們記得,贛師是夢想起航的地方,這里是你們永恒的家園。未來,母校將始終牽掛你們、關注你們、守望你們、支持你們。此刻,就讓我們共同把與贛師有關的紅色記憶、客家記憶、青春記憶留在心里的最深處,輕裝上陣出發(fā)吧!
最后,祝同學們畢業(yè)快樂、前程似錦!祝各位家長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