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由十堰市紅十字會、湖北醫藥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教務處、臨床技能中心、學工處、校團委聯合主辦,鈣世無雙團隊承辦的“救在身邊·校園守護”初級救護員培訓第8期順利舉行。本次活動通過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為200名學生提供系統化急救技能培訓,進一步筑牢校園安全防線,踐行“健康中國”戰略。
理論筑基,夯實急救知識
(圖片:葉老師講解初級救護員培訓理論知識,學員專注聆聽)
上午8時,理論培訓在五號樓報告廳拉開帷幕。十堰市紅十字會資深培訓師葉老師以“黃金四分鐘”急救理念為核心,系統講授心肺復蘇(CPR)、AED使用、創傷止血包扎及氣道異物梗阻處理等技能。通過視頻演示、案例解析和互動問答,學員們深入理解了急救流程的科學性與緊迫性。理論課程結束后,全員進行現場考核以鞏固急救知識。
實戰錘煉,提升救護能力

(圖片:學員分組進行模擬人體胸外按壓訓練)
下午的實操環節在臨床技能中心展開。 參訓學員分為12組,在紅十字會導師的“手把手”指導下,反復練習胸外按壓深度、人工呼吸節奏及繃帶螺旋包扎技巧。 模擬人訓練系統實時反饋按壓效果,幫助學員精準掌握“100-120次/分鐘”的按壓頻率。考核環節中,導師逐一糾正動作細節,確保每位學員達到操作標準。
深化校園急救教育網絡

(圖片:紅十會老師專業講解AED除顫儀的使用方法)
活動尾聲,急救知識實踐考核圓滿結束,十堰市紅十字會強調AED除顫儀重要作用表示將推動其城區配置。參訓學員普遍表示,系統化的急救培訓不僅提升了應對突發事件的信心,更強化了守護生命的責任感。
團隊協同,護航培訓全程

(圖片:學員繃帶包扎演示及鈣視無雙團隊合影)
鈣世無雙團隊成員全程佩戴工作標識,承擔簽到引導、物資調配、秩序維護等任務。 面對多場地輪轉的復雜流程,團隊提前制定應急預案,高效協調教具與師資分配。 負責人鄧曉瑩表示:“從前期招募到現場執行,我們力求每個環節無縫銜接,讓學員專注技能學習。 ”
培訓亮點速覽 教學創新:采用“理論-模擬-考核”三階遞進模式,通過智能教具實時反饋操作數據
資源聯動:整合紅十字會專業師資與臨床技能中心硬件設施,打造標準化培訓場景
長效規劃:建立學員技能檔案,每三年組織復訓鞏固關鍵急救技術
至此,第八期培訓圓滿收官。 期待未來有更多同學加入急救知識學習的行列,鈣世無雙團隊也將繼續攜手各方力量,推動“人人敢救、人人能救、人人會救”的校園文化生根發芽,為生命守護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