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審學子解碼家庭教養,解鎖青少年心理成長“密鑰”
南京審計大學學子圍繞家庭教養方式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系展開深入研究。隨著社會發展,青少年面臨的心理壓力劇增,10 - 16 歲青少年處于自我意識發展特殊階段,易出現心理問題,家庭教養方式對其心理健康影響重大,且教育部等部門也著重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在此背景下,該研究應運而生。
研究團隊綜合運用多種方法,以 10 - 16 歲青少年為對象展開調研。通過文獻研究法查閱大量資料獲取參考;采用問卷調查法,線上線下結合發放問卷,回收 1061 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 88.56% ,并對數據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結果表明數據可靠、有效;運用訪談調查法深入了解青少年內心想法。研究創新性地采用雙輪驅動模型,將家庭教養方式分為權威型、專制型、放任型和忽視型。權威型教養方式下,父母高期望且給予情感支持,利于孩子全面發展;專制型教養方式雖有高規則,但缺乏情感支持,易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放任型教養方式易使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自律;忽視型教養方式則對孩子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產生嚴重負面影響。
通過鏈式中介模型檢驗發現,家庭因素(家庭健康度、親密度)和個人因素(心理韌性、同伴關系、自尊水平)在家庭教養方式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過程中起重要中介作用。如壓力通過影響家庭健康度、親密度進而影響孩子心理健康;期望則通過提升心理韌性、改善同伴關系等促進心理健康。
研究還揭示了當前存在的問題,家庭環境失衡、親子溝通不暢、壓力削弱心理韌性和自尊水平、破壞同伴關系等都影響著青少年心理健康。為此,報告提出一系列對策。在解密家庭教養方式上,針對不同教養方式給出改進建議,像權威型要強化溝通引導,專制型需尊重孩子并民主協商等。同時,強化鏈式中介因素,如增強家庭成員責任共擔意識、設置 “家庭感恩時刻” 等。此外,構建支持關愛、親子互動、獎懲分明、明確規則四種家庭教養模式,形成家庭教養模式金字塔,助力家庭改進教養方式。最后,開發 “無憂” 微信小程序,為青少年提供情感宣泄與交流平臺,幫助解決心理問題 。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