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更是在新時代背景下,成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經濟發展的全新動力源泉。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積極培養傳承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廣西師范大學的“潯州韻偶”傳承隊積極響應號召,于1月12日至1月20日期間,深入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桂平市的博物館、文化館、西山風景區等地,展開一系列調研活動,旨在深入挖掘桂平杖頭木偶戲在當地鄉村文化中的獨特價值,探索桂平杖頭木偶戲與鄉村建設有機結合的可行路徑。
2025年1月13日上午,“潯州韻偶”傳承隊將調研的首站選在了桂平西山風景區。作為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地質公園,桂平西山風景區每年都會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游覽。景區內的龍華寺,作為西山“五絕”之一,憑借其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蘊,吸引了眾多信眾和游客。此次調研,傳承隊旨在借助龍華寺開展的宗教祈福與文化藝術展覽活動,探索桂平杖頭木偶戲與西山風景區融合發展的可能性。抵達西山風景區后,團隊成員們首先認真參觀了景區內的各個景觀景點,深入了解了龍華寺的宗教文化。隨后,實踐團成員們對桂平西山風景區管理處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專題采訪。
圖為與西山風景區管理處工作人員交流 謝慧娟 供圖
在采訪過程中,桂平西山風景區管理處的一位管理員為團隊熱情地介紹了自己對桂平杖頭木偶戲的了解,并表示桂平杖頭木偶戲作為本地特色非遺文化,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其精美的木偶造型和精湛的表演技藝獨樹一幟。管理員還提到,管理處此前已經考慮將桂平杖頭木偶戲引入景區,希望通過這一舉措,豐富景區的文化內涵,為游客提供更加獨特的文化體驗,同時也助力地方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在后續的交流中,管理員還提出了許多具有較強可行性的建議,為團隊傳承、推廣桂平杖頭木偶戲提供了新的思路。
結束在西山風景區的調研后,“潯州韻偶”傳承隊奔赴桂平市博物館、文化館等場所繼續開展調研工作。在這些場所,團隊成員們隨機采訪了游客和講解員,廣泛聽取各方建議,與大家共同探討桂平杖頭木偶戲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發展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通過挖掘其經濟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
圖為采訪游客 謝慧娟 供圖
團隊成員紛紛表示,希望能以青年之力賦能非遺促進鄉村振興,講好、傳承好桂平杖頭木偶戲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展望未來,相信在木偶戲這一非遺瑰寶的持續賦能下,鄉村將沿著振興之路穩步前行,描繪出一幅產業興旺、文化繁榮的美好畫卷,讓古老的技藝在新時代的鄉村舞臺上奏響致富強音,續寫鄉村發展的輝煌篇章。(通訊員 陳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