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加強公共安全教育的號召,切實提升社區居民的應急逃生能力與自救互救技能,2024年12月18日,北京化工大學宏德書院“管道保護”宣講團走進北京市昌平區新興路社區,開展了一系列應急逃生知識宣講活動。本次活動圍繞應急逃生基礎知識、家庭應急逃生方案、公共場所應急逃生技巧、自然災害中的應急逃生方法、應急逃生裝備與物資準備以及心理素質培養與應對策略六大主題深入展開,為社區居民的安全生活增添了一道堅實的屏障。
應急基礎,知識先行
宣講團成員們首先為社區居民普及了應急逃生的基礎知識,包括火災、地震等常見災害的應對原則與初步自救措施。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居民們深刻認識到掌握應急知識的重要性,為后續深入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
家庭方案,守護安寧
圖為宣講團成員潘圣博進行講解
圖為宣講團成員鄒茹夢進行講解
針對家庭這一基本生活單元,宣講團成員們詳細講解了家庭應急逃生方案的制定與實施。從制定預案、熟悉逃生路線到備置應急物資,宣講團成員逐一指導,確保每位居民都能在面對突發情況時迅速做出正確反應,守護家庭安寧。
公共場所,安全同行
公共場所的應急逃生技巧同樣不容忽視。宣講團成員通過模擬演練,向居民展示了在商場、學校、地鐵等公共場所遇到緊急情況時的正確逃生方法。同時,還強調了保持冷靜、有序疏散的重要性,確保居民在公共場所也能安全同行。
自然災害,科學應對
面對自然災害,科學應對是關鍵。宣講團成員們結合近年來國內外自然災害案例,詳細講解了洪水、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中的應急逃生方法。通過生動的講解與演示,居民們學會了如何在自然災害面前保護自己和家人,減少損失。
裝備物資,有備無患
應急逃生裝備與物資的準備同樣重要。宣講團成員列舉了應急手電筒、救生衣、急救包等必備物資,并指導居民如何正確選擇與使用這些裝備。同時,還強調了定期檢查與更新應急物資的必要性,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發揮作用。
在應急逃生過程中,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成功的關鍵。宣講團通過心理輔導與應對策略的講解,幫助居民學會在面對突發情況時保持冷靜、克服恐懼,以積極的心態應對挑戰。
宣講活動結束后,北京化工大學宏德書院“管道保護”宣講團成員合影留念。這一刻不僅見證了宣講團的辛勤付出與居民的積極參與,更彰顯了雙方共同致力于提升公共安全水平的決心與行動。
此次活動不僅為新興路社區居民提供了學習應急逃生知識、提升自救互救技能的平臺,更展現了北化宏德書院宣講團的社會責任感與擔當精神。未來,宣講團將繼續深入社區、學校等基層單位,為推動我國公共安全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