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記錄
電信學部計算機學院碩4249團支部于10月25日開展了“文明餐桌”活動,以響應全國教育大會關于五育并舉的要求和反對浪費的指示。活動通過清理餐桌上的殘羹剩飯,創造良好的用餐環境,強調勤儉節約的重要性,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個人都應從自身做起,積極踐行節約,抵制浪費。
活動地點為創新港中區惠風苑食堂二樓,活動時間為中午12:00-12:45以及下午18:00-18:45這兩個同學下課就餐時間段。
在此次活動中,支部同學踴躍報名,展現了青年人積極向上、樂于奉獻的精神面貌。同學們均準時到崗,團結協作,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開始前統一領取了垃圾盆及抹布等工具,積極配合食堂工作人員,對同學們就餐后餐桌的食物殘渣進行清理,維護食堂就餐秩序,收拾地面衛生并清潔餐具等。這為隨后就餐的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干凈整潔的就餐環境,也為食堂的保潔工作人員減輕了工作負擔。




在此次志愿服務活動中,同學們深刻領悟了在食堂用餐時應秉持良好的行為準則,并進一步理解了文明餐桌背后所承載的深遠意義。文明餐桌不僅僅是一種外在的行為規范,它更是文明精神的一種延續與傳承。通過親身參與,同學們意識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微之處,都是個人修養與素質的體現。
活動總結及感想
同學1:在此次志愿服務活動中,我深刻感受到文明餐桌的重要性。通過觀察和參與,我發現良好的用餐習慣不僅影響個人,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周圍的人。這種行為規范的建立,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素養的體現。通過與同學們的互動,我意識到,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小舉動都能傳遞出積極的能量。比如,保持餐桌整潔、禮貌用餐,這些看似簡單的行為,卻能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我們在食堂用餐時的每一口飯,都承載著對他人的關心與尊重。
同學2: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理解了文明精神的延續。文明餐桌不僅是對飲食文化的尊重,也是對傳統美德的傳承。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有責任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讓文明行為成為生活的常態。而且志愿服務不僅是幫助他人,更是自我成長的過程。通過實踐,我感受到個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增強,這也激勵我在今后的生活中,繼續堅持文明用餐,做一個有素養、有責任感的人。
同學3:在這次志愿服務活動中,我深刻認識到文明用餐的重要性。通過參與,我們不僅在食堂推廣了良好的用餐習慣,還感受到了每個細節背后的意義。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看到同學們在餐后自覺收拾餐盤,保持環境整潔,這種行為讓我意識到,文明餐桌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它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努力去踐行。與同學們的討論讓我意識到,文明行為不僅僅體現在食堂,也延伸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次活動讓我感到非常充實,參與志愿服務不僅是為他人付出,更是自我成長的機會。在活動中,我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大家齊心協力,形成了良好的氛圍。這種經歷讓我更加明白,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有責任去推動文明的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