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飄香,10月27日上午,湖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在修業學堂中舉辦了一場匯聚熱點的智能智慧農業未來發展高端論壇,此次論壇,由湖南農業大學副校長謝方平教授主持,中國工程院陳學庚院士,中國工程院趙春江院士,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副所長曹光喬研究員,國家信息農業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朱艷教授蒞臨高端論壇作專場學術報告。
湖南農業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謝方平教授向到場的領導和師生表示熱烈歡迎,他詳細介紹了農大歷史沿革、科研發展等基本情況。提出高等學校要在服務新質生產力中提升育人質量,特別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要聚焦國家戰略需求,探索智能智慧農業未來發展,推動智能智慧農業創新和應用,以開放包容的心態,迎接每一次挑戰。
中國工程院趙春江院士,作題為《智慧農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專場報告。趙春江院士表示,現代智慧農業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迅猛發展,要將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融合到農業生產,把我國智慧農業工程科技發展推向國際現代化發展前沿。我國未來智慧農業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提升,作為農業院校要為智慧農業未來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副所長曹光喬研究員,作題為《丘陵山區農業裝備研發與產業化進展》專題報告。他從農機裝備的專項背景、農機裝備的總體方案與進展、標志亮點成果展示以及組織實施機制創新等方面,深入闡述新時代產業科技組織模式。他提出要深入推進政研產一體化農業科技創新理念,加強農機裝備科技、機制和政策創新,為我國丘陵山區強農事業提供更多先進適用農機裝備。
國家信息農業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朱艷教授,作題為《智慧農作技術創新與應用》專題報告。她提出要深化智慧農業技術創新和智慧農業應用,將智慧農業體系貫穿到現代農業中,確保糧食安全生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美麗鄉村,實現農業農村智慧化、綠色化、規模化,為培育和發展智慧農業新質生產力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中國工程院陳學庚院士,作題為《智慧農業裝備促進我國糧棉產業提質增效》專題報告。他對當前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有關情況作出詳細介紹,指出當前推進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要聚焦農業專題數據、終端服務平臺、智能集成系統等多個方面,因地制宜、重點突出、綜合施策,不斷推進我國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
智慧農業的未來需要師生共同耕續,在糧食安全戰略需求的牽引下,智慧農業發展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迫在眉睫。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湖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用一份份精彩答卷,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和智慧錦囊。學院師生團隊致力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奮力譜寫智能智慧農業發展新篇章,讓智能智慧農業未來發展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