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號召,加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近日,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心心之火,可以燎原”社會實踐隊作為江西省入選2024年“圓夢工程”農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務項目大學生暑期心理健康社會實踐活動的4支團隊之一,在江西(南昌)12355青少年服務臺指導下,對接共青團信豐縣委前往信豐縣安西鎮,以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為主線,著眼于“發展促進”和“宣傳科普”兩方面,圍繞“心宣講、心科普、心調研、心干預、心體驗、心活動”多層次全方位促進心理健康走村入戶潤人心。
一、心宣講·心理賦予力量,心科普·知識點亮未來
實踐隊走進安西鎮中心小學、蓮豐小學、安西鎮中學、安橙社區街道童心港灣,并線上聯合尋烏城關小學,共計面向500余名青少年兒童開展心理健康講座。
在童心港灣陣地,開展“‘暑’于你的心成長”心理健康知識宣講,用“心”呵護他們的成長;“對校園欺凌SAY NO”引導孩子們不做冷漠的旁觀者、無知的欺凌者、自我輕視的被欺凌者,勇敢向校園欺凌說不;“打敗情緒小怪獸”帶孩子們認識情緒,學習管理情緒。
面向安西鎮中心小學和蓮豐小學開展“閃閃發光的我”講座帶領同學們走進自信大門,解鎖自信秘訣;“陽光照進心靈”講座教會同學們認識心理健康,掌握心理求助途徑。安西中學“人際關系模式中的反思與改變”講座引導中學生們正確認識和覺察早期經歷對現在關系的影響,并學會跳出固有模式勇敢改變。
實踐隊有幸邀請到了贛南師范大學心理學專家李東斌教授,在安西中學帶來一場“從小我到大我:心理學賦能健康成長”主題講座,蓮豐小學、安西鎮中心小學、童心港灣、尋烏城關小學同步線上觀看直播。李教授憑借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前瞻獨到的見解,深入淺出地探討了作為一名中學生如何從“智者無憂:處理好與自我的關系”、“仁者無敵: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勇者無懼:處理好與社會的關系”三方面提升自我、提升心理韌性。
同時實踐隊員們面向各所學校、附近村莊和社區的學生、老師和居民們,分發由心理中心與江西(南昌)12355青少年服務平臺合作編制的心理健康宣傳手冊,幫助他們關注和認識心理健康,了解基礎心理知識,學會有效尋求心理援助。
二、心調研·科學助力成長,心干預·團輔精準護航
實踐隊前往安西鎮安橙社區街道、蓮豐村、大星村等地,面向青少年和家長展開調研、面對面訪談;走進安西中心小學、蓮豐小學和安西中學,與校領導、教師們交流座談。共收集200份調研數據和20余份訪談材料,詳細了解了當地青少年心理狀況、居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及當地心理健康支持體系建設等情況。
同時,實踐隊對4-7年級兒童開展心理韌性調查問卷,篩選出20名心理韌性水平較低且有留守經歷的兒童組成“悅納·同行”成長團體,指導教師鐘敏和邵竹君結合兒童的留守經歷和《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6個維度為其開展8期團體輔導干預。前后測數據結果顯示其心理韌性總體水平明顯提升。
三、心體驗·用心溫暖童心,心活動·用情滋潤人心
實踐隊以安西鎮童心港灣陣地為營,通過一周多樣化的體驗活動切實助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成長。“團輔·探索自我之旅”中,實踐隊開展“初次見面,多多關照”主題團輔,與小朋友們破冰互動、相識相知;“遇見更好的自己”主題團輔中孩子們共同探索和接納真實的自我;“提升心理韌性”主題團輔引導思考挫折的價值,學習應對挫折,為自我賦能!
“藝術·浸潤心靈之旅”中,實踐隊播放心理影片帶領孩子們與情緒小精靈一同探索情緒的奧秘;通過“石膏娃娃情緒涂鴉”和“彩繪曼陀羅,我手畫我心”創造美、欣賞美,以美潤心、向美而行。
“書寫·傾聽和未來之旅”中,“時光郵局”活動幫助他們記錄成長、傳遞情感;“心靈樹洞”活動讓孩子們體驗傾訴和傾聽,他們用文字傳遞情感,用心靈溝通彼此。
以愛為舵,點亮希望之光;以心為帆,護航成長之旅。值此夏日漸隱之際,實踐團在贛州市信豐縣安西鎮的“圓夢工程”項目也將告一段落,滿載著成長的碩果與離別的不舍,緩緩駛向階段性的彼岸。然而,這絕非志愿服務的終章,實則是夢想航程的新啟航。他們共同構筑的橋梁,不僅加深了家校社之間的緊密聯系,更促進了心靈的深度對話,讓心與心的距離悄然拉近,溫暖了每一個角落。愿這份愛如細雨般滋養心田,讓希望的種子深深扎根,綻放出絢爛的花朵;愿夢想的翅膀在更廣闊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引領著每一位參與者與受益者,共同邁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供稿人:朱佳琪、魏佳靈、諸文俊
審稿人:邵竹君、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