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的普及、電商平臺的發展,極大豐富了廣大網民的購物選擇,促進了第三方測評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但隨之也來帶了一些問題。為解決當前跑鞋第三方測評機構存在的虛假測評扭曲行業生態、自立標準、缺少科學統一的測評標準等問題,減少跑鞋資源閑置,破除舊的互聯網看圖不知物購物試錯弊端,促進個性化生產和消費模式的運行,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的發展理念,2023年3月10日-20日,廣西師范大學“鞋同go”調研團隊對跑鞋第三方測評機構、消費情況等方面展開問卷調查,并來到廣西桂林市各個大型跑鞋售賣店進行實地走訪,了解各個品牌跑鞋推銷熱點。
在實踐調查的前期準備階段,“鞋同go”團隊成員專門成立跑鞋測評問卷調查組,借助互聯網、報紙雜志等充分了解到跑鞋測評機構存在的問題以及當前熱銷跑鞋品牌。實踐團隊以“了解消費者對跑鞋測評機構的滿意度和消費情況”為核心,制作了以線上為主的跑鞋測試平臺調研問卷。自3月12日起,團隊成員便對不同的群體進行調查問卷發放,最終回收有效問卷1682份。此次問卷調查的針對性強,深入社會群體開展問卷調查能夠有效了解到不同年齡、職業視角下的跑鞋測評機構現狀以及滿意度,為后期開展實地調研提供更多角度和層次。
通過對調查問卷填寫情況的回收和整理匯合,實踐隊員就跑鞋測評機構現狀、消費者滿意度以及測評平臺改進三個方面展開分析。經過調查發現,60%的被訪者從來不用跑鞋測試平臺來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僅6%的被訪者經常使用。
圖為跑鞋測評調查問卷題目之一。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臣 供圖
被訪人群中認為“第三方測評機構自立標準,缺少科學、統一、權威的測評標準”的占比51.3%,認為“大搞虛假測評,欺騙消費者”的占比40.4%,認為“從業門檻低,缺少置業資質”的占比34.1%,認為“缺少政府監管部門的監督”的占比29.9%,對跑鞋測評機構不了解的被訪者占33%。
圖為跑鞋測評調查問卷的題目之一。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臣 供圖
77.7%的被訪者更加信賴體育專業人士親自測評并給出全面具體評價的平臺,36.2%的被訪者信賴非體育專業人士運用智能技術相結合進行測試的平臺,32.9%的被訪者信賴有較高粉絲量和點贊量的平臺,僅有13.6%的被訪者信賴有明星或網紅代言的平臺。
圖為跑鞋測評調查問卷的題目之一。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臣 供圖
66%以上的被訪者希望在跑鞋測評平臺添加“推薦指數”和“價格篩選”兩個功能,30%左右的被訪者希望添加“身份選擇”和“直接購買鏈接”。調研團隊將根據以上調查數據做好建設國際一流跑鞋推薦平臺網頁設計的前期準備。
圖為跑鞋測評調查問卷的題目之一。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臣 供圖
在購買跑鞋時,被訪者中有70%以上的人更加關注“外觀”“價格”“舒適度”因素,40%左右的人關注“透氣性”“耐磨性”“防滑性”因素。在選擇跑鞋品牌時,30%~40%的人選擇購買Nike、李寧、安踏這三個品牌,20%~30%的人選擇購買阿迪達斯、回力、特步、新百倫這四個品牌。調研團隊依據問卷數據,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各個品牌推銷特點的調查。從購物平臺、短視頻平臺上對當下熱門第三方測評博主或機構進行調查分析,發現跑鞋測評市場中軟件平臺博主最具影響力和購買推薦力,雖然有跑鞋專業測評機構,但仍處于發展階段,不具備市場競爭力。調研團隊實地考察各個品牌跑鞋專賣店并依托互聯網大數據匯總了各個跑鞋品牌推銷特點以及旗下熱賣跑鞋類型特點,為建立智能匹配庫和智能推薦模式做好充分準備。
圖為跑鞋測評調查問卷的題目之一。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臣 供圖
通過此次實踐調研,“鞋同go”團隊深入桂林市跑鞋市場和跑鞋第三方測評平臺,發現跑鞋銷售鏈問題,挖掘測評機構隱藏弊端,聚焦個性化推薦與高質量服務產業,減少消費者試錯成本和閑置資源,致力于打造中國鞋腳智能匹配庫和國際一流跑鞋推薦平臺,促進互聯網與消費生活的高度融合,為社會各行各業細化形態提高借鑒和發展參考。(通訊員 李杰麗 陸小婷 蒙桂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