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南2000余名暑期“返家鄉”大學生收獲滿滿
2022年暑假期間,共青團廣南縣委組織開展了“以青春之名,赴家鄉之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引導“返家鄉”大學生以社會實踐的方式服務家鄉,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全縣18個鄉(鎮)團組織集中宣傳、同步發力,組織安排來自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民族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吉林農業大學、江蘇大學、江西師范大學等全國各地100多所高校的2000余名廣南籍學子到黨政機關、企業、村(社區)等單位開展社會實踐。廣大“返家鄉”大學生積極行動、盡己所能,累計開展政治理論與法律知識宣講、政務服務實踐、綠美村莊建設、防溺水宣傳、保護母親河、少年兒童之家公益課堂、助力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務活動340余場(次)。從7月19日到8月31日,在為期44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返鄉學子們立足崗位、踏實工作,篤定前行、不負韶華,用堅毅沉著的身影繪出了人生多彩的底色,用志愿服務唱響了一曲擔當與奉獻的青春之歌,用青年人的熱情與力量為廣南注入了發展的新活力!
實踐活動結束后,大學生志愿者們分別從實踐期間的感悟和收獲、對廣南人才政策的關注以及對自身未來的發展規劃等方面進行了分享。同學們表示,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充分感受到了廣南的變化與快速發展,深切體會到了基層工作人員的不容易和肩負的責任,在今后的學習中將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投身于家鄉的發展建設,為家鄉建設貢獻出屬于青年的一份力量,展現新時代大學生在家鄉事業建設中應有的使命和擔當。
昆明學院王義秀:這次社會實踐,讓我收獲滿滿,同時,也讓我認識到積極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能夠促進我們對社會的了解,提高自身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的認識,實現書本知識和實踐知識的更好結合,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深入群眾,了解社會,增長才干,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道路,是青年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技能,發揮聰明才智,積極為社會作貢獻的重要途徑。
保山學院韋祖璇:社會實踐給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了解基層的機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鍛煉了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了大學生與外界的交流,讓大學生不再死讀書、讀死書,而是在實踐中發現真理的所在,更是讓大學生學會感受社會,體驗社會,真正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去感受更廣闊的人生。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武漢輕工大學梁明星:走進每家每戶宣傳防溺水和房屋排查,我不僅感受到了群眾的熱情,工作開展過程中還鍛煉了自己的口才,也讓我更加明白了書本知識只是理論,需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的鍛煉自己,提升自己。社會實踐作為廣大青年學生接觸社會、了解國情、服務大眾的重要形式,對于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共青團廣南縣委將常態化做好“返家鄉”大學生社會踐活動,提供精準化服務,建立在外高校學子與家鄉聯系的制度化渠道,鼓勵和促進“返家鄉”大學生植根家鄉、服務家鄉,為廣南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時間:2022-09-04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百余大學生化身“蒲公英”送法下鄉
- 今年7月初,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聯合鎮,一場由福建省司法廳主辦、福建師范大學法學院與聯合鎮政府承辦的大學生“蒲公英”普法志愿者
- 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