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學院化工學子赴滁州市博物館暑期實踐調研
中國共產黨第20屆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在即,全國各族人民殷切期盼,喜迎二十大。但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是應該回望過去的艱苦歲月。更應深知和平年代的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輩們用熱血和生命換來的。為了了解革命先輩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的艱苦歷程。我和我的團隊決定赴滁州市博物館進行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更加深入了解革命先輩們保家衛國的堅定信念和不畏犧牲的奉獻精神。堅定我們報效祖國,保家衛國的決心與信念。愿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于2022年6月16日上午,實踐活動正式展開。走進滁州博物館的正門,迎面可見的就是中廳展廳的一座巨型大理石浮雕,據了解浮雕立面高12米,寬9米,地面延伸長達35米。這一 浮雕由國家一級美術師鄒峰設計,內容擷取了滁州自然山水和人文歷史的經典元素,自北而南分別為淮河、中都鼓樓、清流關、瑯琊山、醉翁亭、長江,它們首尾呼應,展示了滁州市襟江帶淮的地域特征,整個畫雕刻精美,形如徐徐展開的山水畫卷,寓意滁州歷史文化綿延流長。一樓主要以流長。樓的自然展廳,以“襟江帶淮、名山秀水”為主題,展示了滁州市的自然風貌,分別有巖溶地貌、古老的火山、丹霞勝境、濕地天堂、草場與牧區、走進森林、地下寶藏和古物遺跡等七個部分。
一入二樓展廳,紅色文化的氣息撲面而來,剛巧遇見一群小學生佩戴紅領巾在此舉辦紅色文化相關的拍攝活動。我們同時瀏覽了滁州自古以來的地理位置于大小各種戰役,尤其在抗戰時期地理作用,通過了解,我們更加深刻了解到了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會好好學習將來為建設祖國出力,這次社會實踐的學習,凈化了我們的心靈,引領我們以及更多廣大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發揚自強不息的革命精神,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努力學習,建設家園,用實際行動。實踐最后進行合影留念,實踐調研順利結束。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我們明白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知曉社會的良好形式。也是促進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培養鍛煉自己的才干的良好渠道,提升自身的思想與修養,樹立服務社會的良好思想的有效途徑,有助于我們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提高素質。總而言之,這次積極分子社會實踐,使我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思想更加成熟,希望以后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得到更好、更全面的鍛煉。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將擺正心態,正確定位,發奮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適應時代對我們的要求。
實踐小隊成員積極參與,用鏡頭記錄,熱情傳遞知識,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通過親身體驗來感受革命過程的艱辛,認識到了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過程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