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是一個不被定義的群體,他們可以是努力學習的求知者,他們可以是記錄生活的自媒體博主,當然,他們也可以是懷揣著一腔熱愛執著于自己音樂夢想的Rapper。
近年來,隨著說唱音樂的興起和流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對這種音樂形式表達興趣。我們分析了其中的各種因素,以下是一些大學生對說唱音樂喜愛程度的可能因素:1. 自我表達和情感共鳴:說唱音樂以其真實的歌詞和個人故事,給大學生提供了一種直接表達自我和訴求的方式。他們可能在說唱音樂中找到與自己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相關的內容,從而產生共鳴。2. 文化認同和年代特征:說唱音樂常常與年輕人的文化、時尚和態度相關聯。大學生群體在追求個性表達和追求新潮流方面具有強烈的興趣,他們可能將rap音樂視為一種與他們的文化認同和年代特征息息相關的音樂形式。3. 社交媒體和在線平臺: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普及使得大學生更容易接觸到各種音樂類型,包括說唱音樂。在線音樂平臺和社交媒體網站提供了大量的說唱音樂內容,并提供了與其他喜愛說唱音樂的人互動和分享的機會。
總結起來,說唱音樂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受歡迎程度可能是由于個人喜好、文化認同和社會媒體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具體的數據和分析結果可能因地區、研究目的和調查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圍繞這個主題,我們開展了一次采訪。本次采訪的對象是來自貴州省遵義市的大學生說唱音樂團體——“高墻之外”的廠牌主理人孟楚毓(aka:C.i.y-M ciy)及成員胡運濤(aka:HT)。他們的說唱音樂種子萌芽于高中時期,機緣巧合下發現了自己對于說唱音樂方面的興趣,加于自己逐漸深入的探索和實踐,最終他們堅持了下來,說唱音樂也在時間的磨礪下成為了他們最終的熱愛。
“為什么搞說唱,是覺得酷嗎?”
“首先很多人問我們其實如果問當時的我們,我們可能會說對啊,確實酷。但是現在來看,除了酷,更多的是對這一種文化的熱愛,一群不認識的人,為了同一首歌,歇斯底里的吶喊,那其實是靈魂的一種碰撞。我們現在之所以堅持,不在糾結是不是帥,而是真正的喜歡,熱愛。”
“最開始做音樂是在哪里做的?”
他們高一時期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獨自租了一個在8樓的平房作為簡陋的工作室,條件并不好,高中住校,每周僅有周六下午與周日早上片段的時間待在工作室做音樂,繁忙的學業和緊張的時間給他們的音樂夢想帶來了壓力,但是憑借熱愛最后堅持了下來。
“沒有錢怎么辦?”
這是很多立于學生時期懷揣音樂夢想的學生們最大的實際難題,也有很多人因此而放棄。在采訪中獲悉,他們的廠牌也曾遇到這樣的難題,“東拼西湊唄”,這是廠牌主理人孟楚毓回答中提及最多的答案,在音樂夢想和饑餓現實之中他們選擇了堅持音樂夢想而忍受暫時的饑餓,在頻繁的選擇之中他們都將夢想放在首選,一首又一首說唱作品的產出為他們的音樂夢想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那這樣的堅持,有目的嗎?”
“有,我們談不上想要推廣這個文化,而是應該對得起以前堅持的自己。我們也來自小地方,我們也渴望被別人知道、了解,我們也希望能被得到認可,就像《偏執》的歌詞一樣,在武漢讓現場觀眾唱遵義話。”
在采訪中,我們了解到了他們在音樂道路上的啟示、如何平衡學業與音樂創作、以及對未來音樂夢想事業的展望。通過這次深入的交流,我們更好地了解到了大學生rapper的獨特視角和他們所要傳達的態度想法。
通過這次采訪,我們深入了解到了大學生rapper他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通過音樂傳達著自己的思想和態度,對年輕人具有積極的影響力。通過音樂作品,我們能感受到音樂的力量和表達的多樣性,音樂可以不僅僅是一種娛樂形式,更可以是一種可以傳遞信息、表達態度想法的媒介。而他們身上積極向上,為夢想而努力的品質以及他們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不畏艱難困苦,追求自身的夢想和目標的態度,都將成為他們前進路上的動力。他們用自己的音樂,詮釋著年輕一代的聲音和態度。激勵著我們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