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015年畢業于貴州省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同年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青林鄉人民政府工作。他先后慰問貧困學生377名,技術指導農戶種植蔬菜600多畝,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40萬元。兩年多的志愿者服務生活,他讓信念在歲月中成長,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他在當地推廣種植牧草發展養殖業,村民從不理解到接受,在發展項目的過程中也歷經艱辛,但看著村民正一點一點擺脫貧困,他覺得再辛苦都值得。他就是服務于貴州省六盤水市青林鄉人民政府的西部計劃志愿者安文忠。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伴隨著“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旋律,安文忠來到了青林鄉這塊陌生的土地。青林鄉是六盤水市貧困程度最深的鄉鎮之一,主道路不暢通,鄉里一年四季不趕集,沒有一家餐館,沒有一家銀行,沒有一家網絡移動營業廳,買個面包和饅頭都要到另外的一個鄉鎮。
安文忠用的手機一進村就沒有信號,出鄉的路一天只有兩趟客運車輛,錯過時間就只能夠徒步行走到3公里外的岔道口坐車。安文忠服務的前三個月只用了105元錢,除了能夠在周圍的小商鋪買點肥皂、洗衣粉外,再也沒有其他花錢的地方。上學的時候為每個月生活費不夠花苦惱,到青林鄉,深深感受到了即使有錢也沒地方花的苦惱。
安文忠是學農業的,閑暇之余他就到田間地頭走走,看看玉米莊稼,和當地的村民閑聊起來。鄉里的村民說,這里土地貧瘠,鄉里人起早貪黑種植玉米,一畝地一年收成連玉米桿算在內也才一噸多一點,養一只羊都不夠。因為窮,很多村民40多歲了還找不到對象,孩子們上學去時天不亮,回來月亮掛在天上。
但是這里的鄉親們卻非常淳樸,安文忠和青林鄉二寨村的村支書去老鄉家時,老鄉聽說他是志愿者,來服務的,一個勁的把安文忠往家里拽,還把正在下蛋期間的母雞殺了款待他。村支書也激動地告訴安文忠:以前他們鄉也來過大學生,但是因為環境艱苦,沒有多久就走了,能夠留下來真的不容易。聽到這里安文忠真的感動了,從老鄉們的話語中,老鄉的熱情中,他深深地感受到鄉里對大學生的渴望,吃完那頓飯,他做了這輩子最光榮和最自豪的決定:留下來。
種植牧草發展養殖業
在大學期間安文忠學的是設施農業技術專業,鄉領導根據他的專長把他分配到了鄉農業服務中心工作,這對他而言能學有所用。到青林鄉兩個多月的時間,安文忠走訪了全鄉四個村,海拔從1450米到2096米,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他給鄉領導匯報種植牧草發展養殖業脫貧的想法,隨后做了詳細的調研報告和數據分析,領導同意了。
但在項目推廣中,老鄉不干了,老鄉們對安文忠說:一年種苞谷都吃不飽,你改種草,又不能當飯吃,發展什么養殖業呀?
安文忠和鄉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在網上找來培訓資料和視頻,把老鄉們組織在一起給他們培訓,給他們看視頻。人家環境比青林鄉惡劣,土地比青林鄉貧瘠都能夠通過種草養殖脫貧致富,為什么青林鄉不能夠種呢?
視頻中農戶脫貧之后住上了新房,買上了新車,娶上了媳婦的鏡頭打動了老鄉們,老鄉們同意種植牧草了。4個月以后,第一批牧草成功收割了,每一次能收割兩噸多的牧草,一年收割6次,每噸600元,平均一畝地一年下來就有7000多元的經濟收入,而且牧草種植可以多季多收,不怕冰雹等自然災害,冬季不收割時還可以放牧。巨大的對比,讓老鄉們看到了實惠,現在全鄉種植牧草8000多畝,極大地改善了老鄉們的物質生活,以前最愛喝酒的老鄉也都放下酒瓶,跟著他們到田間地頭挖地種草,有的老鄉還購買了拖拉機和農用車等機械。
草有了,但老鄉們依然沒有脫貧,安文忠心里還很著急,開始和老鄉們一起研究怎么養牛。2016年1月到10月,8個多月的時間里安文忠和養殖場的老鄉們一起同吃同住飼養肉牛,教農戶怎么去養殖,遇到突然事故要怎么處理,肉牛病了要怎么使用獸藥,怎么打針,每到春、秋防時教農戶怎么對肉牛進行采血,怎么進行預防工作,不同品種肉牛要怎么飼養,要怎么引種,引種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等等。
這8個月的時間里,安文忠穿破了三條牛仔褲,三雙解放鞋,有時遇到下雪結冰,水管凍住,他就只能動員農戶和他一起去水池挑水喂牛,51頭牛,一頭牛喝一桶水,就要挑25挑水左右,有時一挑就是幾天。
每逢遇到母牛產崽,再加上天氣不好遇到冰雪天氣,有時一整晚都得不到休息,要起火,慢慢地把小牛崽烤暖和,不讓它受凍直到小牛崽能夠站立走到母牛身邊吃奶為止。
每一點進步都是脫貧路上的希望
看著牛一批一批長大,看到養殖戶笑臉漸漸多了,安文忠心底就會有一股熱流升起,他感覺做的這一切都是有意義的,都是值得的。
現在,青林鄉還在發展核桃、刺梨、獼猴桃、紅香蒜種植,還養了努比亞羊,每一點進步都是脫貧路上的希望。
做志愿者,工作雖然很苦,但安文忠卻樂在其中,“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是志愿服務的精神,也是他選擇這條道路的初心。
如今,青林鄉的主道路通了,老鄉們住上舒適的房子了,能夠有多余的錢購買農用車了,脫貧奔小康有了更多的盼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安文忠要把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為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