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剛從大學走出的張立博,像很多大學生一樣,心中充滿了迷茫、彷徨,不知道什么適合他自己……
一次偶然的機會,張立博了解到“西部計劃”服務基層項目。“趁年輕,到西部去,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這句話深深印在了他的心上。張立博決定,到西部區,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懷揣夢想,志愿西行
2020年7月,帶著初心與夢想,張立博來到了離家兩千多公里的廣西百色市德保縣,開展為期一年的志愿服務工作。
從小生活在北方的張立博,初來到南方,有很多的不適。難受時,他經常靜下心來反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嗎?我的選擇對嗎?”種種的疑惑充斥在他的腦海里。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團縣委負責同志的培養和指導下,在同事們的關心和幫助下,張立博的基層工作能力、思想素質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的疑惑和顧慮也漸漸消散。
很快,張立博熟悉了這里的工作,習慣了當地的習俗,適應了周圍的環境,也融入到了基層這個“大家庭”。
志愿服務,傳遞溫暖
基層的工作給張立博帶來了極大的觸動,每時每刻都讓他感受到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參加西部計劃以來,張立博始終牢記志愿精神,響應服務縣的號召,積極參加青年志愿服務春運暖冬行動、三八婦女節和植樹節活動、建黨100周年黨史活動以及關愛農村貧困留守兒童等系列活動。每一次的活動都使張立博收獲頗多。
在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中,張立博主動為患有疾病、聽力障礙和殘疾兒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在為特殊教育學校兒童送去愛心禮包等活動中,有張立博奉獻的身影。
參加西部計劃以來,張立博內心最大的體會就是:志愿服務可以傳遞愛心,傳播文明,而且這種“愛心”和“文明”的傳遞,最終會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暖流。
作為一名志愿者,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既是責任也是義務。在活動中,豐富自己的生活,也加深對社會的認識,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這將是伴隨他一生的財富。
戰“疫”前線,勇敢沖鋒
2020年末,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張立博和同行的志愿者開展了“青年志愿者服務春運——暖冬行動”的活動。活動中,張立博向當地醫護人員學習了檢測流程和防護知識后,來到了疫情防控第一線的火車站、汽車站開展志愿服務……
活動現場,張立博身穿紅馬甲,帶上口罩,手拿測溫槍,逐一對出入人員測量體溫,并對外來務工返鄉人員做好信息登記備案,他還向群眾講解疫情防控小知識,倡導群眾就地過節。
穿梭在疫情防控的一線積極為人民服務,張立博被工作人員稱為戰“疫”中最勇敢逆行的“紅馬甲”。
“有一種理想,你不去追逐,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偉大;有一種信念,你不去堅守,就不知道內心有多強大;有一種初心,你不去踐行,就不知道沿途風景有多美麗。”
回首這十個月的西部計劃志愿服務經歷,張立博完成了從迷茫、彷徨的大學畢業生到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的身份轉變。這段經歷讓他在繁瑣的工作環境中體會到工作的樂趣、讓他更深刻地領悟了志愿精神。
堅定信念,有始有終
選擇了基層就是選擇了夢想。作為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張立博始終為當初的這個決定而驕傲,為現在的志愿服務工作感到自豪。在接下來的日子,他將繼續投身志愿服務活動,提升自己的各項能力,與同行志愿者一起共同譜寫新業績、新征程。在彼此的對視和微笑里,在互相扶持中,張立博將收獲更加靚麗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