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山深處點亮青春夢想
天津大學第24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孟悰延是通過農村單招計劃,考上了夢想中的天津大學。那一年,他的家鄉也成功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這也是他為什么堅定地選擇前往條件更為艱苦的甘肅省宕昌縣進行支教的原因,“因為經歷過,所以想幫助更多和自己一樣的孩子有機會實現夢想。”
第一次來到大寨九年制學校時,雖然有所準備,但映入眼簾的景象還是讓從小生活在平原地區的孟悰延吃了一驚。這是一所四面環山、傍山而建的鄉村學校,超過70%的學生是留守兒童。回憶起第一次給四年級的學生們上數學課時的場景,大部分學生卻因為內向不敢自我介紹,這是孟悰延第一次認識到,地理上的大山也成了精神的圍墻,將孩子們的夢想深深地阻隔。
孟悰延開始思考,如何去點亮這群大山孩子們的夢想。他選擇在課后給學生們講述大山外的世界,從祖國的壯麗河山講到古今歷史,每一次講述,學生們都會流露出向往的神情。孟悰延不愿意放棄任何一個人,詳細記錄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為不同學情的學生制定學期目標,班級里的后進生也因此有了學習的動力。
一段時間里,由于疫情的原因,學校課堂轉為線上授課。孟悰延照舊選擇來到教室,站上三尺講臺,面對空無一人的教室開始直播,只希望學生們在網課期間也看得見黑板,更好地吸收課堂的知識。“第一次上網課的時候,有兩名同學一直沒有參加直播,下課后我聯系學生家長詢問情況,發現他們的家里沒有參與直播的智能設備。”孟悰延回憶說,事后他協調兩名學生每天前往同學家中一起上網課,不想讓任何一名同學因授課形式的變化而掉隊。
當看到部分學生們敬隊禮不標準,在奏唱國歌時不專注時,孟悰延意識到:“這里的孩子大多為留守兒童,要點亮孩子們的夢想,不僅要提高學習成績,更要引導他們如何做一個有理想信念的人。”他主動成了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結合天津大學成熟的團員培養機制,在服務學校開展“求實團校”項目,將宕昌縣的哈達鋪長征文化和中草藥知識打造成團課,并開設了紅領巾廣播站和團員先鋒崗,讓學生在服務同學、建設校園中增長才干。
“我的生日與教師節在同一天,這或許就是一種召喚,一種使命。”教師節的前一天,當孟悰延像往常一樣走進教室,突然十多個學生沖到了他的跟前,遞上他們用樹葉親手制作的一束花,嘴里大聲地喊著“孟老師,教師節快樂!”孟悰延的鼻子一下就酸了,短短幾天的相處,學生們似乎喜歡上了他這個“初來乍到”的老師。這一天的課后,一聲“咔嚓”定格了時光,孟悰延擁有了和學生們的第一張“全家福”。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走進大山深處點亮青春夢想
- 天津大學第24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孟悰延是通過農村單招計劃,考上了夢想中的天津大學。
- 11-09
- 服務西藏扎根阿里只因《喜歡你》
- 我叫張鶴,就讀于太原科技大學,2016年報名參加了西部計劃西藏專項,服務于西藏阿里地區。我與阿里的緣分,要從“一首歌”說起。
- 11-09
- 服務基層把小事做好做實
- 四川省廣元市是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城市,我在這里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在這個充滿煙火氣的小城市里,我的“志愿夢”也被悄悄點亮。
- 11-09
- 在雪域高原書寫青春故事
- 姜展彬,2021年西部計劃志愿者,畢業于山東理工大學,現服務于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團市委
- 11-08
- 在大涼山建書屋孕育“索瑪花”
- 2022年,蘇正民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本科畢業后,選擇繼續讀研,并加入學校研究生支教團,回到家鄉四川大涼山支教一年。
-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