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當有志,立志在四方,祖國需要處,皆是我故鄉......”又是一年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開啟時,談及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志愿服務的經歷,“90后”李佳玉生出無限感慨。
今年25歲的李佳玉畢業于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大學期間,一次參加“我愛母親河”志愿活動,在湘江邊撿拾垃圾的經歷讓她感觸頗多。“這項傳遞愛、磨煉意志的志愿活動,啟蒙了我的志愿服務精神。”從那以后,學校組織的志愿活動中,經;钴S著李佳玉的身影。畢業那年,當班上許多同學紛紛選擇奔赴沿海一線城市時,她踏上了心之所向的志愿服務西部的旅程。
2019年7月,李佳玉作為388名2019屆湖南省西部計劃志愿者中的一員前往花垣縣。“輾轉八個小時的大巴車程,映入眼簾的是蜿蜒曲折的山路、綿延悠長的青山、古樸整潔的苗家土寨……這一切都深深吸引著我,覺得這就是我心之所往的地方。”回想三年多前剛來這里的一幕幕,李佳玉仍然記憶猶新。
花垣縣素有“百里苗鄉”之稱,主要以客家話和苗話為主。被分配至縣文旅廣電局,從事旅游相關工作的李佳玉,必須先克服語言這道關。為盡快進入工作狀態,她利用工作之余學習客家話,主動融入當地人生活,通過多聽、多講、多溝通,很快就能與當地人順暢交流。
花垣十八洞村是精準扶貧的首倡地。近幾年來,旅游成為該村脫貧之后的主導產業。“想要做好旅游工作,就必須深入基層、了解群眾。”每周,李佳玉會下鄉兩到三次,通過實地走訪,與各景區負責人、村民、脫貧干部溝通交流,對十八洞村等花垣各景區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慢慢學會如何指導景區和企業開展工作。
除了田間地頭,李佳玉還經常參加縣里的苗族趕秋節、紅色公益活動等,以實際行動踐行西部計劃志愿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用真誠與熱情換來了當地群眾的滿意與認可。她相繼獲評“花垣縣優秀西部計劃志愿者”“最美巾幗志愿者”等稱號。
這些年的志愿服務工作,讓李佳玉收獲了更成熟穩重的心態、熟練的工作技巧和清晰的人生目標,更堅定了她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決心。“青年一代需要有內涵和內在修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需要我們當代青年薪火相傳。”李佳玉表示,西部計劃結束后,將帶著熱忱繼續投身基層事業,在鄉村振興的路上繼續發揚志愿者精神。
據悉,今年是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實施20周年。20年來,這項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等部委聯合實施的青年人才工程,累計招募派遣46.5萬余名大學生志愿者在2000多個縣(市、區、旗)基層服務。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將個人奮斗更好地融入國家西部大開發及發展大局中,已成為越來越多青年學子的自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