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潤新苗,星火傳薪照前路——愛心課堂活動感想
四月的風裹著涼意在窗外盤旋,卻吹不散教室里的暖意。這里沒有生硬的教條,只有筆尖劃過草稿紙的沙沙聲,和時不時爆發的恍然大悟的驚嘆。原本以為只是簡單的課后輔導,卻在雙向的溫暖傳遞中,讓我讀懂了教育的真諦。
當孩子們迷茫的目光望向我們,握著筆的小手把作業本推過來時,我忽然意識到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學習密碼。有人需要畫圖才能理解數學難題,有人背課文時要小聲閉上眼睛讀出來。當我們蹲下來和他們平視,仿佛透過時光看到了小時候被難題困住撓頭的自己。
“學一小時玩一刻鐘”的節奏,讓整個教室像會呼吸的生命體,張弛有度,勞逸結合。孩子們在課間玩耍的笑聲,反而讓接下來的學習效率更高了。我輔導的學生是個英語比較薄弱的小女孩,做英語題時總愛走神,因為惦記著待會的課外書,竟然主動提前完成了作業。這種有彈性的安排,比死磕三小時更有效。
最觸動我的,是在課間休息時間,輔導的那個小女孩默默的去小賣部買了一顆巧克力送給我,她沒有多余的話語,但是她的小心思都藏在了行動中,我們在課余時間會談論她平時喜歡看的書籍和動畫片,那一刻的我也被她簡單的快樂感染到。
回程時翻看手機里的照片,發現鏡頭抓拍到的都是低垂的側臉——志愿者指尖劃過習題冊的專注,孩子豁然開朗時揚起的眉梢。這種彼此照亮的溫暖,讓我忽然明白:哪有什么單方面的幫助,當我們牽起孩子們的手,其實也在被他們的純真治愈。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英語角里話中國
- 英語角里話中國,文化交流意正濃
近日,“中國故事”英語角活動在安徽中醫藥大學未來教室舉行,吸引眾多中外學生。現場,大屏幕展示 - 04-08
- 中外學生歡度中國傳統節日
- 安徽中醫藥大學舉辦活動,中外學生共慶中國傳統節日。冬至新年時,大家在食堂包餃子,還在禮堂開展聯歡晚會;中秋時一起做月餅。活動讓
- 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