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第九屆春季院運會在一期運動場圓滿落幕。在這場匯聚川劇變臉文化、中外師生競技的盛會中,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的68名志愿者全程護航,用“志愿紅”點亮賽場每一個角落,以專業服務與暖心細節詮釋青春擔當。
清晨7:30,青志協后勤組的志愿者們已抵達運動場。他們手持清單穿梭于器材室,將川劇變臉表演所需的鼓架、臉譜道具逐一搬運至候場區。“演員的頭飾需要輕拿輕放,第三箱道具標記為‘緊急備用’!”組長通過對講機反復確認。8:20,禮儀組志愿者身著統一制服,在入場處為外國留學生遞上中英文雙語的賽程手冊,并用貼紙區分教工與學生參賽方陣。開幕式后,教職工100米預決賽成為首個高潮。檢錄處志愿者手持名單逐一核對參賽教師信息,為戴眼鏡的教授貼上防滑鼻托,替老教師系緊鞋帶;發令槍響前,2名志愿者跪地檢查每一道跑道的起跑器穩定性。 “張老師,第四道!注意壓線!”賽道旁,志愿者舉著手寫提示牌為沖刺階段的教授們指引方向。在4×100米接力賽中,志愿者在交接棒區域拉起熒光警戒帶,反復提醒圍觀學生保持安全距離。學生賽場上,志愿者的身影與選手們并肩前行。
當晚霞染紅運動場時,觀眾席的歡呼聲逐漸散去,志愿者的服務卻仍在繼續。器材組的12名成員打著手電筒,逐項清點歸還跳高墊、接力棒等156件器材,將變臉表演的32套戲服分類裝箱;環保組志愿者手持垃圾鉗,在草坪縫隙中撿拾遺留的礦泉水瓶蓋,將23袋垃圾按可回收物分類處理。
“沒有頒獎臺,但每一件歸位的器材都是我們的勛章。”志愿者王同學擦著額頭的汗笑道。本屆院運會志愿者累計服務時長超600小時,輔助完成87項賽事,整理器材238件,清理垃圾160公斤。志愿者們用無聲的行動詮釋了奉獻的真諦。這份‘賽終人不散’的責任感,正是石油人‘站好最后一班崗’精神的最佳寫照!”

志愿者們為1500m比賽的同學加油助威

中外選手爭奪男子100m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