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八日,陽光正好,寒風微涼,一場別開生面的生物多樣性科普宣講活動在我校教學樓A113如期舉行。此次活動由杏林新生代志愿服務隊與校內糖醫志愿服務隊攜手打造,旨在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喚起師生們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視與行動。宣講人圍繞動物界、植物界、微生物界和原生動物界四大領域,展開了一場生動而富有教育意義的科普盛宴。
圖為參與成員等待活動開始的場景 通訊員 黃鵬夫 攝
活動在下午兩點準時開始,同學們滿懷期待的目光聚焦在講臺上。宣講人首先以動物界為開篇,通過一系列精彩紛呈的圖片和視頻,帶領聽眾走進了這個奇妙的世界。從浩瀚的海洋到廣袤的陸地,從翱翔天際的飛鳥到潛行林間的猛獸,每一種動物都在講述著生命的傳奇。宣講人強調,動物不僅是自然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生態系統平衡的關鍵。然而,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許多動物面臨著滅絕的危機。這些數據與事實,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深感震撼,也意識到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緊迫性。緊接著,宣講人將話題轉向了植物界。在這里,我們見證了生命的另一種形態——從微小的苔蘚到參天的古木,從絢爛的花朵到豐碩的果實,植物以其獨特的方式孕育著生命,維系著地球的生態平衡。宣講人特別提到了瀕危植物的保護問題,指出這些植物不僅承載著豐富的遺傳資源,還是許多藥物和食品的源頭。隨著環境的破壞和氣候的變化,許多植物種群正在迅速減少,這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加強植物多樣性的保護,對于維護地球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圖為宣講人在對植物界進行介紹的場景 通訊員 黃鵬夫 攝
隨后,宣講人帶領聽眾走進了神秘的微生物界。在這個微觀世界里,無數微小的生命體在默默地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從土壤中的有益菌到人體內的益生菌,從分解有機物的腐生菌到致病性微生物,微生物無處不在,無處不在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宣講人通過生動的案例,展示了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指出了濫用抗生素、環境污染等問題對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這些深刻的見解,讓聽眾對微生物世界的復雜性和脆弱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最后,宣講人將話題引向了原生動物界。這是一個常常被忽視但同樣重要的生命領域。原生動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多細胞生物之一,它們在生物進化史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宣講人通過展示原生動物的形態特征和生態習性,讓聽眾對這個微小而神奇的生命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敬畏。同時,宣講人也指出了原生動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如水體污染、棲息地破壞等,呼吁大家關注并參與到原生動物多樣性的保護中來。
圖為所展示的PPT內容示例 通訊員 黃鵬夫 攝
在宣講過程中,宣講人不僅詳細介紹了各個生物界的多樣性和重要性,還穿插了互動問答環節,激發了聽眾的參與熱情。師生們積極提問,宣講人耐心解答,現場氣氛熱烈而活躍。通過這種互動方式,宣講人不僅傳遞了知識,更激發了聽眾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思考和行動意愿。
圖為杏林新生代志愿服務隊與參與人員的合照 通訊員 黃鵬夫 攝
此次生物多樣性科普宣講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它讓我們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不僅是科學家和環保人士的責任,更是每一個地球居民的共同使命。讓我們攜手行動起來,共同守護這個美麗而脆弱的星球,讓生命之樹永遠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