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日,重慶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追光青年”志愿服務團在璧山區天門社區,開展了“4+1”七彩課堂之非遺課堂。課堂主要分為多彩剪紙與繽紛扎染二個內容,旨在將非遺知識與手工創作相結合,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守護非遺文化的種子。
非遺文化進課堂 妙剪生花添趣味
7月2日上午,“追光青年”志愿服務團帶來“多彩文化·紙上生花”非遺課堂,在璧山區天門社區如火如荼的進行。志愿者們通過在課堂上向孩子們展示多幅精美的剪紙作品,介紹中國剪紙文化的悠久歷史,激發孩子們對剪紙文化的濃厚興趣。在宣講的同時,志愿者們還增加了手工體驗,一邊用PPT展示操作步驟,一邊教學指導孩子們的手動操作,從簡單的基礎創作到復雜的折疊剪裁,引導孩子們制作剪紙圖形,創作了許多充滿童趣的剪紙作品。此次剪紙非遺課堂,讓孩子們親自原創設計剪紙作品,更直觀地體驗中國非遺剪紙的文化樂趣與藝術魅力。
(圖為志愿者給孩子們示范制作剪紙的過程)
(圖為志愿者與小朋友們的剪紙成果合照)
非遺扎染真奇妙 七彩顏色布上舞
7月2日下午,“追光青年”志愿服務團,給璧山區天門社區的青少年和留守兒童,帶來了“非遺扎染真奇妙·七彩顏色布上舞”非遺扎染課堂。在開始前,志愿者們介紹了非遺扎染的歷史來源與工藝方法,讓孩子們對非遺扎染有了初步的認識。在現場教學環節中,志愿者們通過扎染六部曲:浸泡、取出、捆綁、染色、密封、曬干的生動展現,充分帶動了孩子們的創作興趣,紛紛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想加入到扎染創作中去。志愿者將孩子們分為5組,充分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通過不同的方式,捆綁、浸泡染料、晾曬,在孩子們的巧手下制作出了一件件色彩繽紛、風格迥異、擁有獨特紋路的扎染作品。在這個課堂上,不僅帶給孩子們無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更讓孩子們感受中國非遺文化之美,體驗非遺扎染文化的獨特魅力。(重慶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圖為志愿者向孩子們做扎染講解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