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之鄉,四川鹽源》
鹽源蘋果主產區均在海拔2300米~2600米之間的盆地內,具有多日照、半干旱的冷涼高地氣候特征,具有四季分明、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全年無霜期長、冬春干旱、夏秋雨量集中以及雨熱同季、日照充足的立體氣候特征。栽培區氣候受西南季風氣候影響,具多日照半干旱冷高地氣候特征,四季分明,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全年無霜期長,冬春干旱,夏秋雨量集中,雨熱同季,日照充足,立體氣候典型。區內年均溫12.5℃,一月均溫5.1℃,7~8月均溫17.5~18.2℃,年日照2571小時,無霜期209天,年降雨822.9毫米。空氣相對濕度60%以上,年蒸發量2352毫米,蘋果著色期日照率在65%以上。在蘋果成熟晝夜溫差大,8~10月份晝夜溫差達15~20℃,有利于蘋果糖分的積累。截止到2012年,鹽源保留的主栽品種有‘富士’‘金冠’‘嘎拉’‘元帥’‘津輕’等品種。 [5] 截至2013年,“鹽源蘋果”種植面積達25.2萬畝(其中國家級示范園區18.6萬畝),產果面積達21萬畝,產量7.2億斤,實現產值7.56億元。涉及衛城、雙河、下海、梅雨等10個主產鄉鎮,從業果農7.8萬多人。蘋果產值超千萬元的專業村和李家順等收入近百萬元的一大批蘋果產業增收示范戶。2017年鹽源縣新種蘋果3.4萬畝,總面積達35.1萬畝。經過60多年的發展,鹽源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四川省蘋果栽培面積和產量的51%和65%,蘋果從業人員達9.88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27.58%。2022年全縣蘋果總面積為42.2萬畝,年產量60萬噸,產值30億元。據統計,鹽源蘋果產業帶動種植戶19860戶,戶均增收110775元,脫貧村蘋果種植面積17860畝,涉及22個村,帶動1488戶脫貧戶,戶均增收21505元。蘋果產業生產經營中,勞務用工帶動全縣蘋果主產區周邊和移民村脫貧人口增加勞務收入5億元以上。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鹽源小蘋果如今已然成長為富民增收的大產業。如今在鹽源,以蘋果興縣富民的夢想正逐漸變為現實,蘋果已成為鹽源縣果農增收致富的主要來源之一,成為全縣從業人數最多、收入最穩定、效益最好的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