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菇”振興譜新篇
“山珍非似樹般栽,朽木偏生好食材。”6月24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探憶·裕農”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前往鄖陽區的“香菇小鎮”,去探訪當地政府特色的“特色小鎮+特色產業”易地扶貧搬遷新模式。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屬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集老、山、邊、貧、庫于一體的國家級貧困縣,貧困發生率全省第二。在這里有來自鄖陽區18個鄉鎮的425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更是湖北省最大的精準扶貧單位安置區。當隊員們乘坐公交車到達鄖陽區時,仍需步行半小時才抵達了“香菇小鎮”的生產大棚處。成片的黑色大棚緊緊相貼著,醒目的號碼牌懸掛于大棚頂部,通過數字能幫助種植戶清楚了解到是幾號生產區域。社會實踐隊員們在園區負責人的帶領下進入了2號香菇扶貧產業園內,培植架上形態各異的靈芝仙草引人注目。園區負責人為我們講解到到,靈芝是蘑菇的一種,其藥用在中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湖北鄖陽香菇小鎮種植基地已發展成為目前中國集中連片最大的香菇種植基地。
社會實踐隊員們正訝異于園區的規模之大與管理程度之精細,園區負責人卻告訴隊員們,其實這種新型香菇種植管理模式是經過不斷探索、實踐和優化才達成的。負責人還補充到2022年鄖陽區開始探索“工廠化制棒、點養菌”多季菇生產模式,并且對“香菇小鎮”當中的生產設施進行改造升級。在2022年的5月,多季菇生產模式在“香菇小鎮”全面推廣開來。指揮部協調菇業公司出臺“最低保護價收購”的政策,同時還引導菇農通過資源整合的模式建立生產合作互助組。再這樣一步一步精細流程、調整政策的過程下,才有成為如今的鄉村振興新典范的成果。
當實踐隊員們向負責人問到是如何決定將香菇做為扶貧的重點農業產品,負責人介紹道,當地一直有種植香菇的歷史,將香菇產業作為易地搬遷扶貧的增收產業,主要是考慮到其市場價格高,同時產出速度較快。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長出一茬,保證了種植戶的收入。
最后社會實踐隊員們采訪了一位香菇種植農戶,了解他們剛遷入香菇小鎮時的政策安排。“政府免費提供菌種,還有技術員全程提供技術指導。”農戶笑著回憶說,初入住小鎮就分到3個大棚,后來,他又主動承包了2個大棚。
(編輯人:曾欣宇)
作者:曾欣宇 來源:社會實踐者,百度
- 尋紅色印記,繼承先輩遺志
- 6月24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外國語學院”探憶·裕農“社會實踐團隊來到十堰市鄖縣的鄖陽博物館,探訪以及學習楊獻珍同志的紅色革命精神
- 09-06
- 凝青春力量,煥鄉村新生
- 推進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大力弘揚竹山美食文化,推廣竹山美食品牌,讓“好食材山中來”廣為人知,吸引八方游客來竹山品嘗地道美食,進
- 09-06
- 走進竹山篾編,感受非遺魅力
- 社會實踐隊員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篾匠肖友華的家中拜訪,走近篾編手藝人不大的編織區域,隊員們看到琳瑯滿目的竹編器具,肖老
- 09-06
- 探尋先烈足跡,繼承紅色基因
-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精神永世長存。”6月24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外國語學院”探憶·裕農“社會實踐團隊來到十堰市鄖縣的解放公園
- 09-06
- 追憶先烈英魂,繼承先烈遺志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月21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外國語學院“探憶·裕農”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到達十堰市竹山縣施洋烈士
- 09-06
- 緬懷革命先烈 弘揚紅色精神
- 在中華大地,無數如同許明清烈士的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富強,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英勇戰斗,直到
- 09-06
- 竹山茶農的綠色銀行:圣水茶場
- “山川靈秀蘊圣水,茶圃疊翠飄清香。”6月22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外國語學院“探憶·裕農”社會實踐團隊來到十堰市竹山縣圣水茶場,探
-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