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學院三下鄉:情系軍嫂心,踐行青春志實踐報告
一、實踐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強軍人軍屬榮譽激勵和權益保障,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關注軍屬需求已經成為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的破局利刃。
軍人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他們為了人民、為了社會、為了國家獻出了自己的青春熱血。軍嫂就是他們背后最美麗的傳奇,即使有再多不舍,再多不易,都堅定地撐起一個家庭,成為軍人丈夫堅強的后盾。本次實踐項目團隊敏銳地觀察到這個小眾但值得尊重的群體雖然得到了國家的認可支持,但是社會仍然沒有過多群眾關注其處境問題,無法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此政策背景下,對進一步做好擁軍優撫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為本次實踐項目指明了前進方向。于是針對軍嫂關懷的一系列問題,常州工學院人文學院組織起“情系軍嫂心,踐行青春志”志愿小隊進行訪問調查,并在各自地區開展一系列軍嫂幫扶行動并進行宣傳,以吸引更多社會群眾關注軍嫂群體,幫助軍人家庭。團隊成員深受鼓舞、倍感振奮,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二、實踐目的
本項目的實施,致力于給軍嫂這個值得尊重的小眾群體給予關懷、尊重以及力所能及的撫慰。聚焦新時代軍嫂的情感和心理需求,爭取為軍人家庭提供長期的、發展的、適應不同階段的志愿服務內容,針對不同的受眾對象從受眾需求出發,為軍嫂提供最符合需求的幫助,也為國家對軍人政策的實施提供參考。
也正是期望通過這次的實踐,團隊成員乃至更多社會人群能深刻意識到軍嫂這項榮譽之下背負的艱苦、軍人家庭的不易,這不僅是一場傳遞愛心溫暖之旅,也是一場感悟軍嫂的榜樣作用和女性力量的青春之行。這種雙向奉獻增強了青年學生人道主義的使命感和奉獻社會的責任感。
三、實踐內容
(一)厲兵秣馬,未雨綢繆
7月3日,由于實踐團成員分散在不同省市,團隊成員依托騰訊會議進行前期活動安排,共分為三個小組。團隊各成員提前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發布召集軍嫂的相關活動,主動與軍嫂取得聯系,收集匯總其基本資料進行活動開展前熟知。與此同時小組成員通過制作公眾號文章、視頻等方式線上宣傳,制作海報等方式線下宣傳,進行活動預熱,提高知曉度,擴大項目影響力。同時為了初步了解大眾對軍嫂這個群體認識情況以及對相關法律法規的知悉程度,小分隊成員搜集相關的題目并制作成問卷調查表,設計宣傳大綱與宣傳頁,為此后的線下實踐活動打好基礎。
(二)點點滴滴,溫暖共存
7月7日,團隊成員在征詢軍嫂意見、商定好具體時間后進行上門拜訪,本次的送溫暖之行的慰問對象軍嫂王芳,團隊成員為軍嫂準備了牛奶、水果等慰問物資并在登門之際親手交予,這是對我們希望給予默默支持軍人工作的軍嫂溫暖的一種方式。軍嫂王芳是一名銀行職員,她的愛人在解放軍某部隊工作,夫妻二人長期分居,但王芳毅然扛起了工作和家庭的重擔,兼顧起家庭兩個老人、兩個小孩的照顧工作和自己的工作。一直以來,王芳都堅定支持愛人在部隊的工作,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去年她還在單位被評為“優秀員工”。
(三)書寫書信,抒寫懷念
團隊成員也接受到了軍嫂王芳的熱情招待,在與王芳的交談中,我們也得知了她的基本家庭情況,同時也了解到她的困難之處。由于軍隊管理方面的原因,與丈夫聚少離多,孩子的成長中也缺少父親陪伴,只能通過為數不多的視頻機會和信件與丈夫交流雙方的情況,但她表示理解,軍人的職責就是保衛國家,先護好大家才能守好小家,孩子和她都會為丈夫感到驕傲。團隊成員也在與軍嫂的一番談話中感觸頗深。之后,團隊成員也見到了軍嫂家中兩個乖巧獨立的女兒,詢問得知她們已經初中在讀了,我們將提前準備好的文具、圖書贈送給她們,看到禮物,她們稚嫩的臉蛋上都洋溢起笑容。團隊成員也關心了她們的學業情況,幫助輔導了她們的作業。
從這個有愛的家庭中,我們感受到的是軍嫂的堅毅和軍嫂家庭孩子的開朗懂事。在與軍嫂進行深入交流之后,鼓勵軍嫂將對思念濃縮進信中以表寄托,在寫信過程中,軍嫂給團隊成員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這樣的:“當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愿和他并肩前行,做他的無名戰友。”正是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軍人才能有力地為國家效力。書信完成后,團隊成員向軍嫂保證會講她們的心意傳達給軍人,軍嫂也對團隊成員表示感謝。
(四)紅色電影,經典流傳
7月13日,團隊成員經過提前協商前往了另一位軍嫂鄭麗麗家中。軍嫂鄭麗麗與之前拜訪的那位軍嫂不同,作為一個與軍人丈夫才結婚一年的年輕軍嫂,我們與鄭麗麗的交談也更活潑一些。鄭麗麗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教學任務十分忙碌,包括本次的慰問時間都是她抽空為我們留出的,也正是因此,與部隊里同樣忙碌的丈夫聚少離多,一年往往見不了幾次面。在與鄭麗麗的交談中,我們除了正常地交流兩人的生活情況,也聽到了一些小抱怨,作為一名才結婚兩年的軍嫂,她深知丈夫的不易與肩上的重擔,自己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也是在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但畢竟他們作為一對“新婚夫婦”,聚少離多實在是很難熬。
團隊成員也對鄭麗麗表示理解,也聽她講述了自己與丈夫相識相知相愛的故事。在與軍嫂熟絡起來后,團隊成員組織起與軍嫂共同觀看軍人電影和軍嫂相關記錄片的活動,并在觀影過程中和軍嫂實時交流,記錄下心得體會,也觀影結束后與軍嫂進行互動,交流軍人的擔當和責任,傾聽軍嫂的守候與不易,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敞開心扉,期間鄭麗麗也再次感悟到作為軍嫂的責任,同時這也激勵著我們向著軍嫂的獨立堅強勇的精神學習,共同致敬軍人。
四、實踐成果
在本次社會活動中,隊員們帶著問題出發,全身投入于實踐活動中,認真拜訪、慰問軍嫂們,收獲頗多,獲得以下實踐成果:
解決軍嫂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困難,減輕軍嫂的精神壓力和生活壓力。隊員們親自上門拜訪軍嫂,了解到軍嫂們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困難,于是便主動給予軍嫂幫助,撫慰軍嫂不能和軍人丈夫團聚的思戀之情,加強軍人家庭的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隊員們主動給軍嫂的孩子輔導功課,和軍嫂包餃子、打掃衛生等,緩解了軍嫂的壓力。
給社會帶來了積極影響力,彰顯了軍嫂的榜樣作用和女性力量。隊員們充分調動身邊資源,讓公眾們了解到軍嫂的生活情況,體會到軍嫂家庭生活的不同意,呼吁廣大群眾給予軍嫂家庭關愛。
利用了互聯網的優勢,通過抖音、公眾號等媒介傳播軍嫂的生活情況,通過多個媒體的傳播讓社會意識到軍嫂這項榮譽之下背負的艱苦,以及軍人家庭的不容易,吸引更多的社會群眾關注軍嫂的處境問題、幫助軍人家庭。
關愛軍嫂項目可持續發展,并傳承反哺。隊員建立了軍嫂互助微信群,通過地區微信群聊,軍嫂可以進行一代一代傳承。第一批受助軍嫂從受助者變化為助人者,將“傳承-反哺”的理念融入項目開展的全過程,角色關系的轉變也讓項目獲得了源源不斷地新生力量的加入,軍嫂的體量規模不斷擴大,項目也因此得以長期運行,擁有積極良性的可持續發展形式。
五、實踐意義和建議
(一)實踐意義:
在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雖然任務有些難以實施,但是成員們仍然能夠通過與社區聯系的方式解決軍嫂難尋、軍嫂聯絡等各種問題,在預計的時間內出色地完成了提前分工好的任務,。也正是在這次經歷,讓實踐團隊中的各位成員們意識到了社會實踐必須與社會集體聯系起來,在必要的時候尋求社會的協助,最終將結果反饋給社會,這樣才能社會實踐的完美閉環。
除此以外,通過實地調研與親身實踐,實踐成員見證了軍嫂的生活不易、奉獻、與軍人長期分居等問題,理解到了軍嫂在各種情形下內心的感受,體驗到了軍嫂的各種“社會身份”生活的不易。雖然實踐團隊現在只能為軍嫂做出向社會展示其日常、讓人民看到其不易的這樣極小的貢獻,但是實踐團隊相信通過各界的不斷努力,軍嫂的生活會發生很大改變,軍人也會少些后顧之憂,“后盾”會更加堅強。
(二)實踐建議:
軍人與軍嫂需要溝通:訴說對彼此的牽掛、協調家庭關系、了解妻子對家庭的付出,幫助軍嫂更好、更早地適應社會角色。
社會應給予軍嫂正確的看法:不要過高的看待軍嫂的“好處”,也不要夸大軍嫂的難處,給青年軍嫂造成心理負擔。企業需拋棄“麻煩”觀念,給予軍嫂正確看法。
政府加強對大眾輿論的引導,加大宣傳力度,并建立健全軍婚服務保障機制,落實相應福利政策,解決軍嫂相關生活問題,減輕其生活負擔。
六、結語
通過對軍嫂家庭的走訪,團隊成員意識到了到軍嫂這項榮譽之下背負的艱苦,以及軍人家庭的不容易,也感悟到了軍嫂的榜樣作用和女性力量。軍人守護大家,我們守護小家,每個人都應該盡自己的一份力,去幫助軍嫂,讓溫暖無處不在。
軍嫂,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她們的丈夫是軍人,她們的生活也因此與別人不同。她們經常獨自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承擔家庭的重擔,同時也要支持丈夫的工作和職責。軍嫂們的堅強和付出值得我們贊美和敬佩。
作者:吳宇軒 來源:常州工學院
- 察企業之道,踏實踐之行
- 大連理工實踐團赴云南騰沖市晨光生物科技騰沖有限公司進行關于萬壽菊產業供應營銷等方面的考察研究
-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