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走進常德市博物館,傳揚紅色文化
常德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名城,歷來為湘西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聞名遐邇的騷人墨客流徙聚散之地,詩詞創作源遠流長,歷久不衰。為了深入對歷史文化的了解,以紅色精神助力鄉村振興,7月14日,湖南工程學院實踐團在常德市許家橋鄉政府領導的帶領下參觀了常德博物館,載著夏日的明媚,一群身穿紅衣的青年,推開歷史的大門,一起追尋常德這座古老的城池......


作為素有“華夏第一城”遺址的文化場館。 常德博物館一直擔負著文物收藏與研究、陳列展覽和社會教育的職能。通過講解員對館內各個板塊的講解,博物館內陳列由五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常德歷史、第二部分常德根藝、第三部分常德民俗、第四部分常德名人、第五部分常德名勝。其中給人最印象深刻和銘記的是關于常德抗戰歷史的5號展廳,常德有著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常德會戰中中國軍隊依托陣地節節頑強阻擊,遲滯日軍進攻,擊斃日軍1萬余人,為常德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革命的火種在這片紅色土地燃燒,涌現了孫連仲、王敬久、王耀武、余程萬、施中誠等革命將領和一批久經考驗的革命戰士。實踐團的成語們紛紛被這段不能忘卻的“喋血孤城”的歷史震撼,忘戰必危,一寸山河、一寸血肉,吾輩當自強。
通過參觀博物館中歷經風雨浩劫的國家寶藏和歷史事跡,實踐團意識到史物流傳的是中華人民千百年的勤勞與智慧,同時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開拓進取,只爭朝夕。因此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更需要系統性學習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從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