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 | 南財學子探訪老山 文旅富農筑夢家園
為積極響應全國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探尋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展道路,7月1日,南京財經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江北有個隊”實踐團隊在老師的指導下,前往江蘇南京老山地區實地走訪調查響堂村和不老村依托特色旅游項目助力鄉村振興的寶貴經驗。此次實踐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線上問卷調查,了解景區中游客的游玩體驗,對景點的改進提供一點建議;線下則采取實地調研的方式,訪問當地村民,了解他們的生產經營情況以及未來營收計劃。希望通過實踐學習了解老山地區鄉村振興的奧秘,總結寶貴經驗,為其他相似地區的鄉村振興提供借鑒。出發之前,實踐團隊認真計劃了走訪調研工作,綜合考慮交通和地區特色等因素,實踐過程中,實踐成員認真對待,順利開展本次實踐調研。
實踐團首先采訪了一位響堂村咖啡店店主,她已不老村居住了30年當提起響堂村近幾十年來最大的改變,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路變得更平坦了,交通更便捷了,就醫也更方便了”。
離開響堂村之后,實踐隊員繼續前往不遠處的不老村調研,并觀察記錄了村落整體樣貌,成員們注意到不老村在保留著原始村莊的田園風光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為村民提供便利的現代化設施,村落里隨處可見的就是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的農家樂和民宿等旅游業建筑。通過實地走訪,實踐團了解到不老村鄉村振興的秘密是實現了“農業+文化+旅游”的多元發展方式。實踐團對一家特色民宿負責人李進行了采訪,聆聽李先生講述不老村在走上文旅之路后的巨大變化。李先生告訴實踐團:雖然疫情影響了各行各業的發展,但在疫情情況好轉后大家信心滿滿,干勁十足。文旅收入也迎來了新增長點。在聽完李的講述后,實踐團感動于當地村民的堅持,他們沒有放棄交通不便導致發展受限的家鄉,而是逢山開路,遇水跨橋,勇于創新,大膽探索,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了美好生活。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讓實踐團了解到當地居民對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的感受以及企業經營者的觀點看法。實踐團成員很高興能夠作為居民、企業家與社會溝通的橋梁,將他們的感受與想法表達出來,讓更多的人。
時間:2023-07-10 作者:何悅,戴崇雪,李瑞浩 來源:實地走訪 關注:
- 調研非遺文化改造,助力建設美麗鄉村
- 為弘揚優秀非遺文化,充分發揮廣大青年先鋒模范作用。7月10日,邵陽學院赴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高沙鎮洪茂村向家組冷水窯產學研非遺文化
- 07-10
- 走進鄖陽博物館,感悟歷史
- 要想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最好就去一趟博物館。6月24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探憶·裕農”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一行11人赴十堰市鄖陽區城關鎮
- 07-10
- 為非遺傳承注入青春力量
- 為學習非遺文化的知識和技能,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促進非遺文化傳承和保護。7月10日,邵陽學院赴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高沙鎮洪茂村向家
- 07-10
- 邵陽學院社會實踐志愿團舉行出征儀式
- 為激勵廣大青年踔厲奮發、創先爭優,引領廣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 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邵陽學院于7月4日至5日,在七
-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