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學生研制光儲充分布式智慧能源系統助力新能源產業發展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落實的重要戰略新興產業。充電基礎設施又是新能源汽車用戶綠色出行的重要保障,是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支撐。新能源汽車作為一種新興的負荷形式,其負荷充電帶來的隨機性會給區域配網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且固定的充電樁位難以保證大量電動汽車車主迅速完成充電。因此加速建設便利、高效、超前的集中式充換電站、公用智慧能源系統顯得尤為重要。
為此合肥工業大學電氣學院蓄日能源團隊提出了半小時充電圈-新能源汽車光儲充分布式智慧能源系統,充電設施服務實現半小時車程全覆蓋,充電站為傳統停車棚+新興分布式能源光伏發電系統+快速無線充電技術、儲能系統的結合,輔以能量管理系統進行電能調度與管理的綜合能源系統,既能實現此方案既能光伏資源就地消納,減少充電站與配網簡單連接對配電網造成的沖擊影響,又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滲透率,還能安全、高效、降損地電動汽車充電。
2022年12月合肥工業大學電氣學院蓄日能源團隊通過建設模擬仿真利用光伏發電板,將太陽能輻射轉化為直流電能,并通過光伏逆變器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再輸入到儲能系統中進行儲存。其中儲能系統由磷酸鐵鋰電池系統和超級電容緩沖儲能系統兩部分組成,可根據需要及時輸出儲能的電能以供充電使用。利用無線充電,通過電磁感應原理,使無線充電設備產生的電磁波與電動汽車內部線圈感應,實現安全高效充電。
團隊利用新興分布式能源光伏發電系統,通過合理控制器件形態——采用拋物線式設計,在光能提供基礎不變的情況下,提高對應有光能的最大化利用。另一方面采用的新型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理論光電轉化率可達到40%,在材料成本增長不大的情況下顯著提升電池效率,最大限度實現光能轉化,有助于節能減排。
另一方面團隊所采用的混合儲能系統在夜間進行儲能,充電高峰期間通過儲能電站和電網一同為充電站供電,既實現了削峰填谷,又能節省配電增容費用,同時能有效解決新能源發電不穩定等問題。儲能系統中采用的磷酸鐵鋰電池系統和超級電容儲能系統,具有快速響應、高效充放電的特點,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充放電等過程,并能提高儲能系統效率。
團隊為了提升系統的傳輸效率,設計了基于硅基或碳化硅器件的高效 AC-AC 變換器,減少系統變換器的級聯數,根據實際的應用環境與需求,選取原邊串聯副邊串聯電容的補償方式。應用無線充電技術避免了出現插拔充電槍時容易出現接觸火花、機械磨損等安全問題。強電磁耦合機構實現了電能的快速、高效無線傳輸。保障了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速度,對于解決新能源汽車車主充電焦慮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團隊研究的半小時充圈-新能源汽車光儲充分布式智慧能源系統,既可以實現光伏資源就地消納,減少充電站對配電網造成的沖擊影響,同時提高了清潔能源的利用率,還能在短時間內為電動汽車提供足夠充電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時間:2023-04-23 作者:胡浩雨 來源:合肥工業大學 關注:
- “舊物換新芽 公益暖童心”
- “同在一片藍天下,手心相牽助成長”系列活動,一步一步將關愛留守兒童的想法落實到行動上。獻一片愛心,送一份溫暖!隨著經濟社會的發
- 04-20
- 高校助理非遺,桂劇煥發新機
- 為了進一步助力灌陽縣實現鄉村振興,讓灌陽特色農產品走出當地,實現農戶的增收致富。上海海洋大學桂韻風華小分隊深入實地,開展“聚焦惠
- 04-17
- 傳承桂劇,振興鄉村
- 為了進一步助力灌陽縣實現鄉村振興,讓灌陽特色農產品走出當地,實現農戶的增收致富。上海海洋大學桂韻風華小分隊深入實地,開展“聚焦惠
- 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