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景德鎮藝術職業大學“礦冶之光青年行”社會實踐隊,在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李果的帶領下,于大余縣開展了一場意義深遠的主題實踐活動。活動精準聚焦于礦冶工業遺產活化利用與紅色基因傳承,引導青年學子在行走中學習,在實踐中感悟。
聚焦活化 共話發展
首站直抵相關單位,圍繞工業遺產活化與礦區生態修復兩大核心議題舉行深入座談。大余縣縣委宣傳部一級主任科員劉清平、西華山蕩坪工作部主任李明輝及相關工作人員夏泰仁等參加座談。

李果副教授闡述了此行目標:深入挖掘江西礦冶歷史文化價值,探索資源型地區可持續發展路徑。李明輝主任詳細介紹西華山作為“世界鎢都”的歷史底蘊、當前活化實踐與未來規劃。隊員們聚焦“礦業綠色發展機遇與挑戰、鎢礦工業遺產價值轉化”等現實關切,提出專業問題。

此次交流深化了實踐隊對礦冶文化遺產現代價值與挑戰的認識,為后續實地考察現代礦物處理流程奠定了基礎。
追尋足跡淬煉初心 下午,實踐隊在宣傳部一級主任科員的帶領下,開展深入的紅色文化學習活動。
在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講解員以生動史料,帶領隊員們系統回顧了陳毅、項英等英勇人物游擊戰爭的艱苦歲月。豐富的文物展陳與場景再現,使隊員們深刻體悟革命先輩在極端困境中依靠群眾、百折不撓、保存革命火種的偉大斗爭精神。陳毅元帥《梅嶺三章》字里行間磅礴的革命樂觀主義與堅定信念,深深震撼著每位學子。

隨后,大家一同踏上梅關古驛道。講解員結合古道變遷與革命故事進行深入講解。行走于承載千年歷史與烽火記憶的青石路上,隊員們身臨其境感受歷史厚重,遙想先輩堅持斗爭的景象,對革命先輩的智慧與堅韌有了更直觀體悟。

這次從沉浸式學習到實地感悟的行程,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啟迪與精神洗禮。隊員們更明確了青年一代的責任與擔當,更加堅定了為強國建設貢獻力量的信念。
知行合一 踐行誓言 此次活動是“行走的思政課”生動實踐。上午與相關單位的深度交流,直面工業遺產活化與生態修復的現實關切。下午的紅色之旅,通過專業講解,實現理論學習與實踐體悟的深度融合,升華了活動主旨。
實踐隊員紛紛表示,這此行收獲頗豐。他們將以此實踐為起點,帶著對礦冶遺產活化與紅色基因的深刻思考,繼續深入探索,努力將成果轉化為服務江西發展的青春智慧,以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青年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