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寒假,我報名參加了社區清掃的社會實踐活動。起初,我只是單純地想豐富一下假期生活,積累點實踐經驗,本以為這不過是一次簡單的打掃任務,可真正參與其中后,我才發現,這段經歷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開啟了我對生活、責任和社會認知的全新大門,讓我收獲了遠超想象的感悟。
活動剛開始,我滿是新鮮感,干勁十足。手持掃帚,我大步邁向社區主干道,心中還暗自想著,這么簡單的清掃工作,肯定不在話下。一開始,看著垃圾在自己的努力下一點點被清理干凈,堆積成小山,我的心里還挺有成就感,覺得自己的勞動馬上就有了顯著成果。但沒過多久,機械又重復的動作開始讓我的手臂變得又酸又痛,額頭也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汗珠,胳膊像是灌了鉛一樣沉重,每揮動一下掃帚都需要使出全身的力氣。此時,新鮮感迅速被疲憊和厭倦取代,我開始在心里不斷抱怨,這又臟又累的活兒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啊?我偷偷看了看四周,發現身邊的小伙伴們都在認真堅持,沒有一個人喊累,大家的額頭上同樣掛著汗珠,卻依舊專注地完成手頭的工作。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有些羞愧,大家都能做到,我為什么不行?于是,我咬咬牙,努力克服身體的疲憊,繼續手中的工作。這讓我明白,很多看似簡單的事情,想要做好都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和長久的堅持,在困難面前,不能輕易就被擊退,只有咬牙堅持,才能收獲最終的成果。
在清掃過程中,我發現社區里存在不少環境問題。當清理草叢時,我才發現草叢里藏著各種各樣的垃圾,有被丟棄的食品包裝袋、飲料瓶,甚至還有一些已經腐爛的水果和蔬菜,散發著陣陣難聞的氣味。這些垃圾不僅破壞了綠化帶的美觀,還可能對土壤和植物造成危害。村民的墻壁上貼滿了小廣告,層層疊疊,像一塊塊難看的補丁,十分影響美觀。我不禁思考,為什么大家不能多走幾步把垃圾扔進垃圾桶?為什么要隨意破壞公共環境?這些不文明的行為不僅給他人帶來了麻煩,也降低了整個社區的生活品質。就在這時,一位路過的老奶奶走過來,她微笑著對我們說:“謝謝你們啊,孩子們。社區好久沒這么干凈了,你們辛苦了。”聽到這話,我心里五味雜陳,我們只是做了一點小事,卻得到這么真誠的感謝,同時也意識到,改善社區環境是大家共同的責任,每個人都應該多為社區出一份力。保護環境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而要落實到每個人的行動中,只有大家都從自身做起,才能讓我們的社區變得更加美好。
這次實踐還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生活。以前,我總是習慣享受干凈整潔的環境,卻很少思考背后的付出。每天走在干凈的街道上,住在整潔的小區里,我從未想過這些美好的環境是怎么來的。現在我知道,每一個干凈的角落都離不開環衛工人、社區工作人員以及無數默默奉獻的人的辛勤勞動。他們起早貪黑,不畏嚴寒酷暑,用自己的汗水換來我們舒適的生活環境。我們應該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尊重每一個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環境的人。一個小小的舉動,比如將垃圾扔進垃圾桶、不隨地吐痰、愛護公共設施,看似微不足道,卻能為保護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這次社區清掃實踐,雖然只是我人生中的一段小經歷,卻帶給我深刻的感悟。它讓我學會了堅持,懂得了責任,明白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讓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我相信,這些收獲會伴隨我成長,激勵我在未來的日子里,積極面對挑戰,主動承擔責任,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未來,我不僅要自己做好環境保護的踐行者,還要積極向身邊的人宣傳環保理念,帶動更多的人一起為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而努力。此次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清掃活動,不僅為社區帶來了整潔的環境,更在居民心中種下了溫暖與希望的種子,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青春風采和奉獻精神,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溫暖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