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傳統習俗,探尋文化傳承與個人成長之路
—— 工商管理學院 “沐光” 寒假社會實踐隊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統習俗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內涵與價值。在 2025 年寒假,我跟隨福建江夏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沐光” 寒假社會實踐隊,深入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溪榜村,參與了貼春聯、扛旗迎神、放鞭炮和拜拜等一系列新春傳統習俗活動。此次經歷,讓我如開啟一場文化探索之旅,深入了解傳統文化,實現個人成長與蛻變,共同描繪出一幅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生動畫卷。
感受傳統魅力,領悟文化內涵
貼春聯是春節里極具儀式感的活動。當我親手將那鮮艷的春聯張貼在大門兩側,看著對仗工整、寓意美好的文字,心中滿是對新年的期待。春聯起源于桃符,歷經歲月演變,承載著人們驅邪避災、祈求幸福的美好愿景。這一簡單的張貼動作,背后卻是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我真切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它像一條無形的紐帶,將過去與現在相連,傳遞著先輩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
扛旗迎神是溪榜村特色民俗活動。我扛著旗幟走在熱鬧的迎神隊伍中,周圍鑼鼓喧天,人群熱情高漲。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受到人們對神靈的敬畏,更體會到這一活動背后是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并非迷信,而是一種精神寄托,把社區成員凝聚在一起,共同祈愿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極大地增強了社區凝聚力和人們之間的情感聯系,讓我看到傳統文化在凝聚人心方面的強大力量。
放鞭炮是春節的標志性活動,那噼里啪啦的響聲瞬間點燃節日氛圍,仿佛驅散舊年的所有陰霾,帶來新一年的生機與活力。但在享受歡樂的同時,我也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在時代發展的當下,我們需要在傳承習俗和保護環境間找到平衡,比如選擇電子鞭炮等環保替代品,既保留節日的熱鬧氛圍,又能為環保貢獻一份力量。
拜拜是對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在這個過程中,我懷著虔誠之心獻上祭品、許下心愿。這讓我更加懂得珍惜當下生活,感恩先輩們的辛勤付出。也讓我明白,傳統文化中的信仰力量能給予我們內心慰藉和精神支持,成為我們在現代社會中前行的精神支柱。
傳承文化使命,助力傳統新生
通過參與這些新春傳統習俗活動,我深刻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它們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歷史的沉淀,承載著民族記憶和精神追求。在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和外來文化沖擊使許多傳統習俗逐漸被淡化,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與使命。
傳承傳統文化要從自身做起。我們需深入了解其內涵與意義,增強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參與傳統習俗活動,并將其傳承給下一代。同時,利用互聯網、社交媒體等現代科技手段宣傳推廣傳統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并喜愛它,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在新時代綻放光彩。
收獲成長蛻變,展望傳承未來
這次寒假實踐活動對我的個人成長意義非凡。在活動過程中,我學會了團隊合作。貼春聯時,和家人分工協作才能把春聯貼得整齊美觀;扛旗迎神時,與隊伍成員密切配合確保活動順利進行。這種團隊合作精神將對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產生積極影響,讓我懂得在集體中發揮自己的力量,共同完成目標。
活動還讓我懂得感恩和珍惜。拜拜儀式讓我緬懷祖先,感恩他們創造的美好生活;春節與家人團聚,讓我更加珍視這份親情。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身邊美好,這些傳統習俗活動讓我重新找回對生活的熱愛,學會珍惜當下的每一刻。
此次寒假經歷讓我對傳統習俗活動充滿熱情。未來,我希望參與更多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傳統活動,深入了解多元文化習俗。同時,我也希望將自己的所學所思分享給身邊人,帶動更多人參與到傳統文化傳承中來。我堅信,只要大家積極行動,傳統文化定能在現代社會傳承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這次寒假參與的傳統習俗活動讓我收獲滿滿,不僅領略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還實現了個人成長與進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繼續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讓這些美好的習俗代代相傳,讓傳統文化的光芒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