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拉近老年人與數字生活的距離,讓他們盡情享受科技帶來的便捷與樂趣,同時增強他們的防詐騙意識,守護好他們的養老積蓄,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海助銀齡,愛心映晴空”社會實踐隊于2025年1月13日來到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息陬鎮敬老院,開展了智能手機實操教學和面對面的貼心輔導。
初訪遇阻,洞察困境實踐隊員們踏入敬老院后,即刻滿懷熱忱地與老人們展開交流互動。在敬老院的一隅,李大爺安靜地坐在輪椅上,身旁擺放著一部子女贈送的智能手機。手機屏幕上落了一層薄灰,在日光下顯得有些孤寂,無聲地訴說著老人在數字時代的無奈。
實踐隊員從和老人們交談中得知李大爺因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無法與外地工作的子女視頻通話,總是錯過孩子的近況。隊員們決定幫助李大爺學會用手機,與子女 “見面”。隊員們從解鎖屏幕開始,耐心地教李大爺操作手機。李大爺學得認真,但因不熟悉操作,手指老是出錯。在隊員們的悉心指導下,李大爺逐漸掌握了基本操作,成功與遠在外地的兒子接通視頻通話,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悉心教學,點亮希望通過進一步深入了解,實踐隊員們發現,在敬老院中,像李大爺這樣對智能手機操作存在困難的老人并非個例。部分老人手機界面僅保留了幾個撥打電話的圖標,對手機豐富的其他功能幾乎未曾使用,應用程度極為有限。實踐隊員們在教王奶奶使用微信視頻通話功能時,動作緩慢且清晰,一步步演示點擊視頻通話按鈕的操作。王奶奶認真學習,經過多次嘗試,終于接通了與千里之外兒子的視頻通話。王奶奶激動地表示,以前只能電話交流,現在能看到人,感覺真好。隨后,隊員們還手把手教老人們瀏覽新聞,讓他們能了解外界資訊。面對老人們提出的諸如“怎么把手機字體調大”“流量是什么,會不會花很多錢”等問題,實踐隊員們始終耐心解答。
反詐課堂,筑牢防線實踐隊員們提前精心籌備了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樂享智能,防范無憂》老年人智能手機使用和防詐騙指南手冊,以此助力老人們學習智能手機。手冊中,不僅詳細羅列了智能手機常用功能的操作步驟,還穿插了諸多生動形象的案例,以便老人理解常見的詐騙手段。
活動現場,實踐隊員們圍坐在老人身旁,耐心地翻開指南手冊,與老人們一同開啟學習之旅。隊員們手指著手冊上的步驟,手把手地教老人如何使用微信視頻通話,讓他們能夠隨時隨地與遠方的子女 “面對面” 交流。在教學過程中,隊員們還悉心教導老人如何調整手機字號,以適應不同老人的視力需求;細致講解如何切換揚聲器和聽筒模式,讓老人在不同場景下都能清晰地接聽電話或語音消息;認真演示微信收發紅包的操作流程,讓老人也能輕松參與到便捷的移動支付生活中。
在講解防詐騙知識時,隊員們緊密結合生活中常見的詐騙案例,如冒充公檢法詐騙、保健品詐騙、中獎信息詐騙等,深入且詳細地分析騙子的作案手法。老人們聽得全神貫注,眼神中滿是專注與好奇,時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對于老人們的每一個問題,隊員們都認真傾聽,并一一給予清晰、準確的解答。
情滿歸途,余溫不散活動結束之際,老人們緊緊拉著實踐隊員的手,眼中滿是不舍與感激。一位老人感慨萬分:“你們這些孩子太貼心了,教會我們用手機,還讓我們懂得這么多防騙方法。”
在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且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此次敬老院之行意義非凡。它不僅是對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傳統美德的生動踐行,更是當代青年積極投身社會服務、助力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的有力體現。實踐隊員們以真誠行動在老人心中播撒下智能與安全的種子,讓科技的便捷與人文的關懷在這片溫馨之地深深扎根、蓬勃生長,為構建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安的和諧社會添磚加瓦,彰顯了新時代青年的社會擔當與奉獻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