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至26日,為深入了解惠州市智慧停車場的實際運營情況,惠州城市職業學院調研組深入惠城區多個小區公園,開展了一場貼近民生的調研活動,調研組赴濱江公園、江北市民中心、第一人民醫院、東江公園、金山湖智慧停車場、惠州西湖、東江學府、河南岸街區、下埔街區等小區廣場進行實地調研,擺攤訪談。此次調研旨在通過實地考察和聽取市民意見,推動智慧停車場項目的科學規劃與合理布局,從而有效緩解市民停車難的問題。同時進行了街頭訪談、問卷調查、查看網絡資料等方式了解市民的意見建議。
在調研過程中,市民代表積極發言,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在濱江公園的全自動機械式立體智慧停車庫調研點,車主張女士抱怨道:“取車時間太慢。高峰時段,車主常常需要等待20至40分鐘才能取到車,這讓趕時間的上班族和有急事出行的市民心急如焚。”同樣在江北市民中心不少人提出在下班高峰期取車要排隊,建議開設預約取車功能,原本便捷的智慧停車,卻因取車環節“掉鏈子”,耽誤行程。他們迫切希望管理方盡快優化取車流程,提升設備運行效率,讓智慧停車名副其實,真正做到便民利民。
而在第一人民醫院的全自動機械式立體智慧停車庫調研點,市民王先生提出:“在就診高峰時段,患者及家屬的停車需求可能較大,導致車位緊張,車輛駛入困難,出入口處排隊等現象。如遇緊急就醫等特殊情況,車主可能需要快速停車或取車,但由于停車場的常規流程和設備運行速度限制,無法滿足其緊急需求。”現場調研組人員已詳實記錄,接下來會深入分析停車數據、勘察周邊,找臨時車位,優化引導系統緩解高峰擁堵;針對緊急需求,與醫院、運營方溝通,設應急聯絡機制,保障綠色通道,后續會跟進解決。
截至2024年初,惠州市新增了5039個停車泊位,其中包含多個新建停車場項目,如位于惠城區的5個停車場,共計新增856個泊位。此外,惠州還通過智慧停車系統提升了現有停車場的運營效率,全市智慧停車場的運營管理泊位總數達到了約3.8萬個。
在技術應用方面,智慧停車場引入了先進的監控攝像頭和傳感器,實時監測車輛狀態,確保停車場的安全有序。同時,智慧停車系統還支持移動支付、新能源車專屬停車位及充電樁等功能,進一步提升了市民的停車體驗。
通過此次調研,惠州市智慧停車場運營的優勢與短板一目了然。一方面,智慧停車系統在車位引導、線上繳費等基礎功能上為居民帶來了一定便利;另一方面,在系統穩定性、收費透明度、資源整合以及安全保障等關鍵環節,仍有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