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中國“銀發族”正在快速融入網絡社會,“短視頻式”養老新模式逐漸興起。為了提高大學生對于數字鴻溝和農村老年人短視頻使用健康現狀的關注度,幫助老年人合理使用短視頻,傳遞人文關懷,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赴湘潭縣暑期調研團從7月20日至25日深入烏石鎮烏石峰村與河口鎮河口村,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和調研。
潛心實地調研,掌握社情民意在訪談實施前期,實踐團成員走進了鎮政府和村委會,通過召開座談會的方式,提前了解到村中老年人精神養老現狀與短視頻使用情況,并結合本次實踐主題,撰寫訪談提綱和準備問卷。實踐團成員最終確定以抖音短視頻為切入點,從“個人基本情況”“移動短視頻使用情況”“移動短視頻使用風險”3方面制定訪談問題,探究農村老年人短視頻使用健康狀況及其影響,有序開展訪談工作。
圖為實踐團與村委會召開座談會
村民們積極配合調研工作,與實踐團成員們分享了他們對移動短視頻的使用體驗和看法。
此次,實踐團成員們實地走訪村戶90余戶,現場訪談了村鎮干部10余人,發放并收集問卷76份。通過對調研數據的深入分析與總結,實踐團成員發現烏石峰村與河口村老年人短視頻使用情況普遍,超過64%的老年人每天都會觀看短視頻,受訪的村民表示,簡短、豐富、有趣、快速的短視頻可以很好滿足他們隨停隨看和追求趣味的雙重需求。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正在融入短視頻的世界,在短視頻中尋找樂趣、獲取知識、聯絡親友。
圖為實踐團成員進行問卷調查
老年人在享受短視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網絡基礎設施薄弱和網絡詐騙。“使用網絡和智能手機是一種必然,這是時代的進步,但是,現代科技的發展也讓詐騙手段越來越高級,我們村委會一直在進行反詐宣傳,減少移動短視頻等新型詐騙途徑對老年人的影響。”烏石峰村村書記丁勇說。
扎根紅色熱土,創意視頻宣傳在此次調研行程的第一站,開國元帥彭德懷故里——湘潭縣烏石鎮烏石峰村,實踐團成員們將調研活動與紅色文化宣傳巧妙結合,以短視頻形式賦能紅色文化宣傳。探憶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彭德懷紀念館和故居內陳列著的大量珍貴歷史文物和戰斗生活遺跡成為實踐團的短視頻宣傳內容,一張張照片、一封封書信、一幕幕場景再現了革命歷程的跌宕起伏與波瀾壯闊。“此次參觀學習是一次獨特的體驗,彭德懷元帥堅定的革命信念、無畏的戰斗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行,值得我們在新時代利用短視頻去宣傳。”實踐團成員林悅感慨道。
圖為實踐團與彭德懷元帥雕像合影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僅是一次對革命精神的傳承,更是一次對現代社會問題的深刻洞察。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赴湘潭縣暑期調研團全體成員將繼續探究農村老年人短視頻使用健康狀況,在實踐中探索,以期為農村養老及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實踐團的調研成果,將為推動農村老年人的數字素養提升、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促進社交互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