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助農興產業 繪畫鄉情共振興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推動鄉村振興青春踐行實踐活動,共同助力特色農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力。
廣東工業大學“數緣”團隊積極響應時代號召,在梅州市五華縣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為指引,以電商直播為翼,為鄉村農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助力當地特色茶產業破繭成蝶,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本次實踐活動由5個校區,13個學院,26個專業近40名學生共同參與,依托廣工多學科交叉融合和電子商務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基礎,用數字技術為鄉村振興賦能。
1.政府搭橋促交流 直播預見新篇章
下鄉第一天,廣東工業大學“數緣”團隊與雙華鎮黨政辦書記陳宏基進行見面會交流。
見面會上,書記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從鎮情概況、紅色氛圍、產業發展等方面介紹了雙華鎮的基本情況,并說明了目前制約當地電商產業發展以及紅色文化傳播的因素。隨后,他與團隊成員共同探討了解決發展困境切實可行的措施。
—與政府人員交流—
“我們基層政府由衷歡迎你們大學生返鄉進行社會實踐,有什么需求盡管跟叔叔提。”在首次與梅州市雙華鎮政府的線下親切見面會中,書記滿腔熱情說道。
2.前期準備
文化體驗 梅州五華雙華竹山村作為革命老區,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這些資源為當地的發展提供了獨特的機遇。將紅色文化與直播結合,不僅可以傳承和弘揚紅色精神,還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隊員們通過直播修繕竹山村紅色墻繪,結合直播的實時性特點,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紅色文化及其魅力,吸引更多觀眾關注直播。
—竹山村紅色墻繪過程—
充分調研 直播前農產品調研是確保直播活動成功的重要環節,隊員們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市場數據分析等方法,了解產品種類、品質要求、價格敏感度、購買習慣等,為直播活動的成功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前期充分調研—
聯系企業 提前與梅州市新農民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溝通聯系,了解公司茶葉的采摘時間、標準和方法,探討茶葉的加工工藝,協商直播期間的定價策略,確保價格既具有競爭力又能覆蓋成本。
—與企業茶園珍姐交流—
探索茶園 經過了解茶園的地理位置、土壤條件、氣候環境等自然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品質后,與公司共同商討選擇哪些茶產品適合直播銷售,并討論如何在直播中生動展示茶葉的外觀、色澤、香氣等特性,吸引觀眾注意力。
茶園
摘茶
觀茶
網絡宣傳
海報以宣傳五華文化與茶產品直播為主,包括直播的時間、主題等,確保觀眾朋友們不會錯過。


—宣傳海報—
同時,直播組還在各平臺發布相關內容,利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快手等平臺,發布直播預告、精彩片段、農產品介紹等內容,增加曝光度。在主流媒體平臺(抖音直播、快手直播)定期開播,通過直播形式展示農產品種植過程、制作工藝、品嘗體驗等。
—多種自媒體短視頻平臺宣傳—
3.直播過程
紅色主題墻繪直播 隊員們在竹山村委的協助下,以竹山狙擊戰為主題,將原有的已被青苔、灰塵層層覆蓋的墻繪重新翻新。通過直播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竹山村的紅色歷史和文化,傳承和弘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
將紅色文化與直播結合,有助于提升竹山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紅色墻繪直播中—
茶產業直播 梅州五華作為茶葉產區,擁有優質的茶葉資源和豐富的農產品種類,但傳統銷售渠道受到地理位置、信息閉塞等因素的限制。通過直播,能夠將梅州五華的優質茶葉產品直接推向更廣闊的消費者市場。

—綠色茶產業直播中—
在直播技術的加持下,茶產業打破了地域限制,使五華茶葉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梅州五華客家懿茶葉等優質農產品將有望通過更多元化的直播形式和渠道走向市場。
直播小組還幫助茶園珍姐掌握了直播技術,相信隨著直播帶貨模式的不斷成熟和完善,能夠為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貢獻更多力量。
—與珍姐直播—
4.各方反饋
隊員心得體會
竹山村村委&客家懿企業的反饋

—表揚信—
5.總結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飛躍讓電商直播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勁推手。它連接鄉村與城市,讓鄉村優質產品直達城市消費者。
數緣小隊作為青春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力軍,通過農產品直播與紅色墻繪直播的融合創新,在梅州五華成功舉辦了多場助農帶貨直播活動,不僅推廣了地方特色農產品,還以文化墻繪增添鄉村魅力,雙輪驅動助力鄉村振興,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在數字轉型浪潮中的責任與擔當。
這不僅僅是一種全新的信息傳播方式,更是一次心靈與技術的深度交融,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直播的無限可能將會點亮鄉村振興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