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學子三下鄉:重溫南京黨史,穿越歷史烽煙
中國青年網馬鞍山7月19日電(通訊員 程子鑫)
導語:
6月23日,安徽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赴渡江勝利紀念館“探尋歷史尋真跡,紅色團隊心相依”團隊探訪了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渡江路的渡江勝利紀念館,特別聚焦于其內的南京共產黨發展歷史分館。這里不僅記錄著中國共產黨在南京地區的深厚歷史根基,更生動展現了黨在近現代史上的輝煌篇章與不懈奮斗。通過珍貴史料與多媒體展示,分館讓每一位參觀者都能深刻感受到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及其背后的深刻原因。
正文:
在六朝古都南京的懷抱中,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猶如一座歷史的燈塔,照亮了共產黨在南京乃至全國的發展歷程。今日,我們深入探訪紀念館內的南京共產黨發展歷史分館,通過珍貴的史料和生動的展示,共同回顧那段波瀾壯闊的紅色歲月。
【萌芽初綻,風雨兼程】
南京黨史分館的序幕緩緩拉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關于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的珍貴史料。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不久,南京地區的先進知識分子便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秘密成立了共產黨小組。這些先驅者們在白色恐怖下堅持斗爭,為南京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
【烽火歲月,英勇抗爭】
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南京共產黨逐漸發展壯大,成為領導南京地區革命斗爭的核心力量。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大量關于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南京共產黨英勇斗爭的史料。從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的艱難抗爭,到抗日戰爭中的敵后游擊戰,再到解放戰爭中的渡江戰役,每一場戰斗都凝聚著共產黨人的智慧和勇氣。特別是渡江戰役期間,南京共產黨組織動員了大量群眾支前參戰,為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圖為實踐隊隊員觀看常州解放照片。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朱鯤行 攝)
【歷史見證,勝利榮光】
“京電號”小火輪模型、渡江戰役時使用的槍支彈藥、革命先烈的遺物……這些珍貴的展品無不訴說著那段光輝的歷史。特別是那些珍貴的歷史照片和影像資料,更是將我們帶回到了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我們仿佛看到了人民解放軍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沖鋒陷陣的英勇身影,聽到了勝利的歡呼聲和群眾的掌聲。
(圖為革命先輩戰役時留下的物件。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顏煜楓 攝)
【文獻輕啟,歲月回響】
除了實物展品外,分館還珍藏了大量與南京共產黨歷史相關的文獻資料。這些文獻資料包括黨的決議、報告、會議記錄、領導人講話稿等,它們不僅記錄了南京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和重大決策過程,更展現了共產黨人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思想轉變和戰略調整。通過仔細研讀這些文獻資料,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南京共產黨在革命斗爭中的艱辛與輝煌。
【新中國曙光,社會主義探索】
隨著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了土地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決策和行動,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并逐步引導國家走向社會主義道路。在展區中,我們看到了關于新中國成立后初期經濟恢復、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的珍貴史料,這些史料見證了黨在社會主義探索道路上的艱辛與成就。
【改革開放,春風化雨】
改革開放展區則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的偉大決策和輝煌成就。自1978年以來,黨帶領全國人民進行了前所未有的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通過展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崛起、外資引進和技術創新等成果,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發展動力。
(圖為實踐隊員感受改革開放。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顏煜楓 攝)
【結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走出分館,我心中充滿了對歷史的敬畏和對未來的憧憬。中國共產黨在近現代史上的輝煌篇章是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也是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為人民謀幸福的生動體現。作為新時代的中國人,我們要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通訊員 程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