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南鄉村振興新篇章:生態移民聚居區空間治理研究取得新進展
一、調研團隊出征:聚焦鄉村振興
陜南地區是我國生態移民比較集中的區域之一,尤其以安康市規模為大。2010年以來,生態移民搬遷20余萬人,累計建設易地搬遷安置區300余個,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但對安置以后移民聚居區的狀態和存在問題尚缺乏系統調研。
本團隊由一群熱愛鄉村、關注鄉村振興的青年學子組成。他們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選擇陜南安康地區典型的安置點作為調研地,從居(村)民的生產、生活出發,以民宅空間、公共建筑空間、公共開敞空間、文化活動空間等為考察重點,了解居(村)民對聚居空間的滿意度,分析總結生態移民聚居區空間建設治理經驗及存在問題,并期望從政策制定、社區管理、空間更新、社區自治等方面探尋空間治理的有效路徑。
二、深入實地:探尋生態移民聚居區的真實現狀
在本次調研活動中,團隊成員們以嚴謹的態度和飽滿的激情,逐一探訪了多個生態移民聚居區。他們不僅與地方政府進行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官方交流,同時耐心傾聽每一位居民的心聲,探尋他們內心真實的期盼與需求,聆聽他們對生活的獨到見解與建議
團隊成員們如同工匠般精心考察聚居區的空間規劃,細致入微地分析土地利用的每一處細節,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程度進行了全面而詳細的記錄。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他們不僅收獲了豐富的調研成果,更深刻感受到了居民們對美好未來的熱切向往。
這些寶貴的話語如同明燈般照亮了他們前行的道路,為生態移民政策的制定和空間治理的優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團隊成員們將這些珍貴的意見整理成富有條理的報告,為我國生態移民事業的發展貢獻了寶貴的智慧與力量。
三、調研成果:發現問題與挑戰
經過五天的深入調研,團隊成員們取得了豐富的調研成果。他們發現陜南生態移民聚居區的空間治理成效顯著,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與挑戰。如部分聚居區規劃滯后、補貼政策未落實處,設施配套不完善、管理缺失等問題;同時,生態移民與當地居民的融合度有待提高,老人精神養老問題被忽略,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所導致的社會矛盾仍需化解。
五、展望未來: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本次調研不僅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更展現了青年學子的責任與擔當。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了青春的智慧與力量。
本次調研意義十分深遠。不僅通過詳細的數據和實地觀察為當地政府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讓政府能夠更準確地把握聚居區空間治理的實際情況,為制定科學合理的鄉村發展規劃提供有力支持。而且進一步發了青年學子對鄉村振興的關注和熱情。通過深入鄉村,與當地居民交流,青年學子們能夠更直觀地了解鄉村發展的現狀和挑戰,從而更加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未來,本團隊將繼續關注鄉村振興問題,發揮專業優勢和創新精神,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的青春活力。同時,我們也期待更多的青年學子能夠加入到這個偉大的事業中來,共同書寫鄉村振興的輝煌篇章!我們相信,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實踐,鄉村振興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當地的發展也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鄭嘉瑩 來源:長安大學
- 觀文化昌盛,延傳承火炬
- 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廣大青年厚植家國情懷,幫助廣大青年學生
- 07-20
- 芙蓉學子:翰墨留香,妙筆生花
- 為進一步加強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小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讓鄉村學子深入了解書法藝術的精髓,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7月16日上午,邵陽
-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