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遷陵鎮的一條古樸小巷深處,有一位名叫彭曉玉的非遺傳承人,她以一雙巧手,守護著洗沙月餅的傳統制作工藝,將這份甜蜜的味道代代相傳。
彭曉玉,一個與洗沙月餅緊密相連的名字,她的生活幾乎與這種傳統月餅的制作緊密相連。每逢中秋佳節,許多顧客慕名而來,品味鄧記老字號“純手工、老工藝、舊制法”的獨特風味,于唇齒留香間找回那份特有的情懷。

圖為鄧記洗沙月餅
洗沙月餅,是彭曉玉心中的珍寶,也是她堅守了42年的事業。從凌晨三點的忙碌開始,她嚴格挑選紅豆,確保每一粒都達到優質標準。在彭曉玉看來,洗沙月餅的制作不僅僅是一門手藝,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
談及制作月餅的初衷,彭曉玉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上世紀八十年代,為了生計,她跟隨師傅鄧傳來學習制作洗沙月餅,并開始了漫長的傳承之路。從最初的艱難起步,到如今享譽全國,彭曉玉用汗水和智慧書寫了屬于洗沙月餅的傳奇故事。從而立到古稀,她遍嘗酸甜苦辣,這才得以讓傳統老工藝被時代看見,被人們了解。

彭曉玉談及制作月餅的初衷
彭曉玉深知,獨特的手工技藝是鄧記傳承至今的根源。因此,她的洗沙月餅餡料講究,經過洗豆、煮豆、打豆、炒豆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精益求精。同時,她注重餅皮的制作,油皮與酥皮層層包裹,經過烤制后外酥里嫩,香甜可口。

圖為烤制后的月餅
除了制作工藝外,彭曉玉還注重誠信經營,她嚴格控制洗沙餡的重量,確保每一份月餅都符合標準。“我們做月餅,講究口碑,講究誠信,良心要經得起稱量,大家吃著才放心。”彭曉玉表示,師父曾對她說,做好的月餅第一口要自己先嘗,自己覺得好吃,才能繼續做,才能拿出去賣,這既是對自己的交代,也是對顧客的保證,月餅的“質量關”“口感關”“誠信關”,必須要守好守牢。這種對質量的堅守和對誠信的追求,使得她的月餅贏得了廣大顧客的信賴和喜愛。
傳承人嚴格控制洗沙餡的重量
傳統月餅的制作技藝需要傳承與創新并行。如今,彭曉玉的女兒在廣東學習新式糕點技藝,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為洗沙月餅注入了新的活力。她也收了好幾個徒弟,希望這些年輕人能夠繼續繼承和發揚洗沙月餅的制作技藝,讓這份甜蜜的味道永遠流傳下去。
面對未來,彭曉玉充滿期待和憧憬。她希望洗沙月餅能夠一直“甜”下去,像現在的生活一樣甜美幸福。同時,她也期望年輕一代能夠不斷創新和突破,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讓洗沙月餅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彭曉玉,這位保靖洗沙月餅的非遺傳承人,用她的匠心和堅持詮釋著“擇一業,終一生”的精神內核。她的故事激勵著更多的人投身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之中,讓這份獨特的甜蜜味道永遠流傳下去。